公共管理1204与1252的区别如下:1204代表公共管理学硕士,通常在岗位要求中会提及学硕。而1252则代表公共管理专业硕士,无论是非全日制还是全日制,只要专业是公共管理专硕,其代码均为1252。
公共管理类专业通常包括以下专业领域:
1. 行政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行政经济学、公共政策与行政管理等。
2. 公共事务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务管理、社区发展、城市管理等。
3. 公共政策类专业:包括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与法律等。
4. 政府管理类专业:包括政府管理、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国际事务等。
5. 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财政、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投资与财务等。
6. 教育管理类专业: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行政、职业教育等。
7. 社会服务类专业: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管理等。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是针对政府管理缺陷而产生的。它既强调管理目标的“公共性”,即公共权力必须履行公共职能,又强调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和规范,强调运用公共权力的科学方法。
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地方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事业单位、公共部门、留学院校等机构从事以下职位:
1. 公共管理岗位:政策研究员、行政管理人员、政府部门负责人等;
2. 公共政策领域:国际组织职员、研究员、政策分析师等;
3. 社会发展领域:社会服务、社区组织发展等;
4. 私营企业中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岗位。
以下是部分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调剂情况及就业前景:
1. 内蒙古师范大学:近三年公共管理专业需要调剂,且只要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考虑调剂。
2. 广西大学:被称为“调剂小清华”,每年留有很多调剂名额,调剂需求多。
3. 浙江工业大学:虽然二二考研没有调剂信息,但二一考研和二零考研的调剂情况显示,如果一志愿报名人数相对较少,也有调剂机会。
公共管理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公共事业单位等。以下是就业前景的具体信息:
- 政府机构:公共管理研究生在政府机构中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各级地方政府中,公共管理专业背景的人才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政策制定、项目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 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NGO)是公共管理研究生就业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公共管理研究生在非政府组织中可以从事项目策划、组织管理、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工作,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 公共事业单位:公共管理研究生在公共事业单位中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医院、学校、博物馆等机构需要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来进行资源整合、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个人简介
复试成绩出来了,我的考研之路也画上了句号。作为双非二本院校的学生,一战成功考入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并取得初复试第一的成绩。在此,我想分享我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学弟学妹们。
二、关于择校和择专业
我遵循“先择校,再择专业”的原则,首选名校985和211。虽然大学排名是一个综合性的排名,但一些专攻某个专业领域的院校在所擅长的领域中仍是佼佼者。个人建议在择校时,把地域因素也纳入考虑,因为你在哪个城市度过三年时光,对你的见识、眼界、经历和体验影响很大。因此,我选择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三、初试经验
(一)英语
英语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持续背诵单词;二是学会记错题;三是充分利用真题;四是形成自己的作文模板。单词方面,我背了一遍新东方单词书,听了一遍庞肖迪的课,并坚持每天400词的打卡,共15遍。阅读方面,我刷了三遍真题,第一遍一天一篇,查生词意思,再口头精翻;第二遍做一篇听一篇唐迟讲解;第三遍保持手感,听唐迟逻辑班课程。完型、新题型、翻译和作文方面,我也遵循了类似的学习方法。
(二)政治
政治学习经验与其他学科类似,关键在于选择跟一个老师后要信其方法,并学会记错题。我推荐的参考书目和课程有:肖精讲精练、肖1000题、徐冲刺背诵笔记、肖8、肖4、小黄书,时政肖或徐任选一个。课程推荐:试听多个政治老师的课后,边听边做笔记,记得倍速!具体操作:初期边听课边做课后习题,接着趁热把1000题上面对应章节题也刷了,便于自我检查和巩固知识点;中期攻克重点知识点,背诵徐冲刺背诵笔记;中后期模拟题练手,重点在大题和时政。
(三)专业课
关键词:背诵量很大。参考书目:管理学、公共政策、经济学。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陈振民:《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
612公共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这两本书的知识量十分庞大且至关重要,而西方行政学说史的内容则可以与前两本书结合记忆。我的复习计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至5月份,主要跟随视频课程或自行阅读,每天阅读一章,以两到三本书的节奏深入学习。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熟悉整本书的大致框架,即了解书中的章节内容。在这一阶段,我将笔记记录在书上,以便更好地熟悉书本。
第二阶段:5至7月份,开始进行第二遍的基础背诵,这既是第一步的深化和巩固。针对612,必须彻底掌握知识点,理解其内涵。这样,在后续的背诵过程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所背诵的内容也能更好地留在脑海中。在第二阶段,我主要采用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和凝练关键词的方法,每天绘制思维导图,根据章节安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标题,并在最细微的标题后采用关键词法。
第三阶段:7至9月份,开始进行第一遍的背诵。第一遍背诵非常痛苦,耗时也较长,看似已经进入中间阶段,但实际上只是漫长背诵之路的开始。首先,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要畏惧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这时,就可以利用在第二阶段所做的思维导图,按照思维导图的大小标题串联每章节的知识点。然后将知识点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八九不离十了。
9月份或完成前三步后,需要进行两件事:
1. 不断背诵,第二遍背诵主要是巩固为主,继续结合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的串联记忆。这时,不仅要将章节内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还要慢慢地将所有章节串联起来,以达到记住整本书内容的效果。串联知识点不会减少背诵的内容,但可以提高背诵的效率。
2. 开始慢慢看真题,了解出题的套路,自己总结近年来知识点的考频。
3. 空闲时间关注公共管理相关的热点,例如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管理共同体等,了解热点和新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803参考书目:
周三多:《管理学》(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卢淑华:《社会统计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备考经验:
803共有四本书,内容相对独立,因此我将分别介绍。
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是803考试的重点,考试一般涉及名词解释类题目和计算题,计算题两大道占分就有50分。因此,在对社会统计学进行复习时,第一是反复做课后习题,我在考前一共做了三遍课后习题。第二是公式记忆至关重要,可以将所有公式抄在一个小笔记本上,一有时间就看,甚至在803考前中午休息时也要再看一次。第三是利用真题,翻看真题寻找考频和考点,对频率高的部分要着重复习。
Ps:统计学计算量很大,但考试时可以带科学计算器。提前了解科学计算器的使用并熟练掌握与统计学公式相关的计算按键也很重要。关于是否报班,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明显提高。
管理学:管理学的内容相对简单,可以选择过一遍后直接开始反复背诵。
社会学:由于我在本科时没有接触过社会学的相关知识,社会学对我来说有一定难度。复习方法参照了612的节奏,先跟随视频课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再开始巩固理解和反复背诵。为了节约时间,可以选择直接背诵配套的教辅资料。
政治学:政治学的复习节奏可以参照管理学,但对于跨考幅度较大的同学,仍需要像612一样一步一步走。为了节约时间,也可以购买成型的背诵资料。
四、复试准备经验
(1)北邮公共管理专业复试情况:
2019年复试线363分,22人进入复试,最后录取18人。
(1)如何筹备复试?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根据学校提供的参考书、时政热点进行准备;面试做好自我介绍、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专业课问题解答。态度积极向上,有礼貌,紧张适度,自信诚实大方。
(2)复试内容、复试难度、复试命题偏向、院系复试特点等(2019年)
1)复试内容: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
2)复试成绩=专业笔试成绩×0.4+面试成绩×0.5+外语能力×0.1
3)专业课笔试:60分钟,论述题,一般涉及课本知识或时政热点。2019年参考书目:徐双敏《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第五版+冯静《公共政策学》最新版。
4)综合面试:≥20分钟,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外语能力考核、专业素质和能力考核、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
具体流程:自我介绍+专业面试+英文面试+政审面试。2-3分钟的中文(或英文)自我介绍,老师根据自我介绍提问一些问题;专业面试涉及一些专业问题解答;英文面试往年是专业英语英译汉,但2019年是英文自我介绍;政审面试考核思想道德、政治素养。
5)复试难度:复试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30%。要充分准备,不骄不躁,每年都会有低分逆袭的,也有高分落榜的。
五、关于其他
1.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习不进去就休息,不要强迫自己,也不熬夜,抓住白天的有效时间,越熬夜越会拖延。
2. 我认为研友很重要,一个人学习时,来回图书馆的路上会感到孤独。有朋友一起相互鼓励、相互打气,路上说说笑笑的,会放松一些。
3. 可能会有很多时间怀疑自己的努力,因为没有收获也会开始疑惑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但是一定要坚持下来。和朋友聊聊天,看看剧放松一下,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六、写在最后
很多事情都是与自己竞争,选择大于努力我认为是正确的。至少在考研这件事上,运气加持也很重要。因此,保持平常心态,有一个目标为之努力,不必太计较结果,但也不能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留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