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目前是一名工业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正准备参加今年的考研。
对于工业设计考研,关键在于充分准备专业课,当然,前提是你的英语水平不错。现在开始着手手绘练习非常重要,多浏览知名工业设计网站和专业书籍,这将对你的专业知识提升大有裨益。到了大三阶段,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巩固,尽量多参与大型比赛。
以下是2008年中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排名:
1. 清华大学
2. 北京理工大学
3. 湖南大学
4. 同济大学
5. 江南大学
6. 大连民族学院
7. 上海交通大学
8.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9. 武汉理工大学
10. 浙江大学
11. 南京艺术学院
12. 东华大学
13. 华东理工大学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东南大学
16. 四川大学
17. 天津大学
18. 北京服装学院
19. 重庆大学
20. 吉林大学
再看2006年的中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排名:
1. 清华大学
2. 湖南大学
3. 江南大学
4. 同济大学
5. 广州美院
6. 北京理工大学
7. 上海交通大学
8. 中国美院
9. 武汉理工大学
10. 浙江大学
11. 南京艺术学院
12. 东华大学
13. 华东理工大学
14. 西安交通大学
15. 东南大学
16. 四川大学
17. 天津大学
18. 北京服装学院
19. 重庆大学
20. 吉林大学
这一年,工业设计专业成为了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在近年来的热门专业排行榜中,我们总能看到它的身影。在全国平均录取比例约为4:1的情况下,工业设计专业所属的设计艺术学专业的录取比例却高达8:1甚至10:1。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们如何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呢?
一、专业情况介绍
工业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由四门课程组成,分别是:政治、英语、专业一和专业二。两门专业课中,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考“设计创意”和“设计理论”这两门。
通常,“设计创意”考试的出题形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3个小时)根据给定的题目设计一件产品,用手绘的方式进行表达,需要画出设计概念的展开过程、设计草图与最终方案效果图。给定的题目可能是某一类产品,或者是某一类人群,也可能是某种设计理念。有些学校可能只有一个题目,但基本方式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这门课没有指定的参考书(即使有,大多也和设计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所考查的内容为本科所学专业课的综合运用,主要依靠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
“设计理论”考试主要有两种出题形式:考“设计史”或者“设计分析”。设计史指的是工业设计史和现代设计史,考查内容包括设计史中的各种流派、风格、主义,代表性的设计师以及他们的思想。而设计分析的考查内容可能是对某类特定产品、某类消费人群、某种设计理念的分析。分析的角度包括形态、功能、人机关系、色彩、心理需求等。如果是考设计史,就比较简单,考生只需仔细复习学校指定的专业参考书就可以了。不过现在许多院校更倾向于考设计分析,也没有固定的参考书,它和设计创意的考试题型一样,主要考查考生平时的积累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设计创意复习指导
没有参加过考研的同学总是对这门课的复习充满疑惑,不知道该如何备考,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题型。从上述介绍中我们知道,设计创意是用手绘的形式设计出一款产品,在卷面上老师并不要求考生绘制出精美的最终效果图,而是考查考生整体的设计思路。这是本科设计教学的核心,但往往也是教学的薄弱环节。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高分的设计创意总结为9大元素:
1. 版面设计:漂亮的版面会给考官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这样考生一开始就容易被考官青睐。
2. 设计分析:用简洁的文字对设计对应的人群以及产品的功能和创新点进行阐述。考生在做这部分试题时,不需要很多文字,但必要的文字说明必须要有。
3. 设计概念展示图:用图形的方式表现怎样从一个需求/形态/概念逐步创造出一个具体的产品。这种展示图不用占很大的地方,但一定要有,这往往是评卷老师最看重的,也是决定能否获得高分的评判点。
4. 多套方案:也许考试题目告诉你需要做几套方案,也许题目没有说明,但是一定要有多套方案,这体现了你思维的广度。同等情况下一套方案一定比一套方案得分要高。
5. 最终方案:选用一套方案作为最终方案,并用效果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时间短,所谓的效果图就是比一般的设计草图画得略为精致一些,细节更多一些,色彩更丰富一点。
6. 基本主体图:我称每套方案中画的产品叫做基本主体图,这部分是草图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平时对考生进行训练主要也是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它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并不是短期内能提高的,所以考生平时应当注意训练基本功。
7. 细节图:为特别表现某些产品的功能与造型,我们需要对产品的某一部分进行放大处理。这就是草图的基本部分,体现出考生绘制草图时思想的丰富性,也是区别考生水平的重要指标,因为能力的高低往往可以从细节中看出来。
8. 使用场景/模式图:这也是区分考生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用图画、漫画来表现考生所设计的产品应如何使用,不需要用很大的图,但它对于判断考生的设计能力是很有说服力。
9. 色彩搭配:这一点很重要,建议草图的颜色不要超过四种。如果考生希望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就必须充分利用试题来展示色彩搭配的水平。那么,哪些色彩为主要、哪些色彩为次要,在用色时一定要注意。
在此,特别提醒考生,在设计创意考试的征程中,画面美感固然关键,但考官更青睐的是你的设计思维。若能根据前述九个方面进行设计,考官将认为你思维全面,具备系统设计思维。即便绘画功底尚浅,亦有望收获高分。
三、设计理论复习指南
设计理论考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考察设计史知识,复习较为直接,只需根据参考书认真记忆和梳理知识点,此处不再详述;另一类是设计分析题目,包括分析个人或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对某一设计思想、方法进行分析,以及根据要求对设计观念进行评论。此类题目难以直接准备,需平日广泛积累设计理论知识。可以说,设计分析题是本科设计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体现。为此,考生若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需在备考时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平时要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考点的资料,如功能、形态、色彩、材质、结构、工艺、人机、心理需求、细节设计、设计风格或设计方法等。阅读设计理论专业书籍时,对这些知识点要特别关注。
其次,即便不考设计史,设计史书籍也要阅读。在撰写论文时,从设计史角度进行阐述,能展现理论高度。同时,设计史中的经典设计是强有力的论据,在论文中运用能提升文章质量。
此外,考生可从其他学科理论体系中寻找观点,作为设计观的核心概念。例如,从心理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或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庸”思想来阐述设计理念,这些都能帮助考生获得高分。
最后,有一个特别的方法:通过学校的论文搜索软件查找所报考学校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了解导师的研究成果。这样做既能让论文更具针对性,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契合,也可能获得意外的惊喜——考题可能与导师的研究成果紧密相关。
总之,只要坚持信念,掌握正确的备考方法,成功设计师的道路就不会遥远。
首先,作为一个二战成功上岸的研究生,我想说,英语真的很重要。千万不要等到最后才开始做题。在开始阶段,单词背诵不能停歇,推荐使用扇贝英语APP。同时,近十年的真题至少刷五遍以上,并确保刷完真题后再刷模拟题!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模拟题与真题差异较大,长时间刷模拟题会影响真题的效率!艺术生的英语基础通常较差,所以务必尽早开始!此外,服装设计与产品化方向的英语考试科目为英语二,大家在复习时要区分英语一和英语二的不同。
其次,政治。考研政治我开始的较晚,基本在考试前半个月才开始,但建议大家前期利用碎片化时间背诵,并刷选择题。肖四的模拟题一定要刷!考前多背肖四大题,但切记不要花太多时间,以免影响英语和专业课。
最后,专业课主要考察史论背诵和服装效果图手绘。史论背诵的书籍包括《中国服装史》、《西方服装史》以及李当崎教授的《服装学概论》。考试题型主要是大题,其中《中国服装史》占比最高,但后两本书的占比也在提高。在背诵过程中,要尽量全面掌握。考试时,字体要清晰,因为全部是大题,字迹对分数影响很大。我当年就是因为字迹不清而失去了很多分。背诵时,建议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避免死记硬背。
手绘是服装效果图的绘制,通常需要根据一段话或故事进行效果图绘制。新手在前期一定要练习好人体,尤其是走姿,因为走姿能让画面更加生动。有条件的同学最好咨询校外考研辅导班,让学长学姐对你的作品进行定稿和培训,这样能更高效地完成三小时的作品。如果没有完成,分数会很低,所以一定要多加练习!
最后,虽然这个学校和方向的考研可能听起来较为容易,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每年的分数越来越高,甚至曾经360+就是高分,但近些年400多的高分学子也越来越多。大家在备考时也要注意时间分配,才有可能进入复试。加油,祝大家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