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考研科目涵盖:艺术学理论(1301)、美术学(1304)、戏剧与影视学(1303)、设计学(1305)、美术(135107)、艺术设计(135108)、广播电视(135105)、风景园林(095300)。
1、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凝练学科方向,推动学科交叉,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将艺术学理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学科。
2、美术学
美术学学科不仅创造了众多新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经典,还坚持多元纵深的学科发展,持续为中国当代艺术贡献经典范例,并不断推出代表性艺术家群体。该学科与历史同行,以艺术思想的穿透力深刻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坚持以敏锐的审美洞察与独特的形式创造表现中国经验,推出中国学派。该学科将以其历史高度与独特的教育理念引领中国美术教育的持续创新。
3、戏剧与影视学
4、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是研究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新闻信息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新闻学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大众传媒及宣传、教育、司法、文化管理等部门。
5、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政治信念坚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2022级四川美术学院动画考研真题(回忆版)
理论:615影视艺术理论
一、选择题
20道题(多涉及影视艺术的特点、各个流派代表作品和人物等)
二、简答题
1.简述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代表的电影流派风格并阐述以梅里爱风格为代表的电影流派代表作品
2.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艺术有什么特点
3.影视艺术假定性的三种运用
4.影视艺术在当今国际社会的作用
三、论述题
1.戏剧影视的产业化运用和自己所熟悉的艺术创作工具
2.影视艺术作品的制作工具和使用方法,以及介绍优劣性和举例说明
手绘:504影视造型基础
初试题目:《我和我的父亲母亲》
要求:4幅具体场景,表现技法不限,人物不低于三人,表现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以及生活,每幅配200字以内的说明。版式不限。
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专业录取率较高,深受考研人追捧。本校每年有数千名研究生招生名额,研究生报考录取比约为3:1,难度中等,部分热门的研究生专业报考录取比更高。
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校园分为黄桷坪校区和虎溪校区,共占地1200亩,教学行政用房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6亿元;设有1.4万平方米的新老校区图书馆,3.8万多平方米的新老校区实验教学中心,老校区美术馆7000平方米,新校区美术馆2.3万平方米。
图书馆纸质藏书84.46万余册;设有9个二级学院,22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专任教师628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生7550人。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467人,教师中教授75人、副教授145人、讲师285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获评德艺双馨艺术家1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
入选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获评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人,入选重庆市首批和第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或后备人选23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川美术学院
英语和政治各100分,专业理论150分,手绘150分,均为500分。
川美考研为三天,具体为两天半。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英语;第二天上午理论,下午休息;第三天上午8点半开始连续六小时绘画。
学院成立于1940年,最初为四川艺术学院,1950年底改名为成都艺术学院。1953年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合并,改为西南艺术学院,1959年西南艺术学院改名为四川艺术学院,因此四川美术学院位于重庆。
四川美术学院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级本科院校。学校是中国31所独立高等艺术院校之一,中国八大美术院校之一,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大学。
截至2018年11月,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4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9项、横向课题56项,合同经费1707万元,获得专利28项,出版学术专著163部,发表C刊及以上高水平论文135篇。
2个团队批准为重庆市教委创新团队,1个团队获批重庆市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获教育部科研成果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1项,3件作品获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语出孔子《论语-述而》中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道与德相连,与仁相依。“志于道”,意为究宇宙之根源、探自然之规律、遵社会之法则。“游于艺”意为游历“艺”与“术”的源点,涉猎“艺”与“术”的门类,探索“艺”与“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