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条件:
1. 大学本科毕业后具备3年或更长时间的工作经验者;
2. 高职高专大专毕业,累积5年以上工作经验;
3. 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拥有2年以上相关经验。
备注:大专学历需5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学历需3年以上工作经验;研究生学历需2年以上工作经验(以上时间计算方式为毕业证上的日期至入学日期)。符合以上任一条件者均可报考。
考试内容安排:
笔试报考流程为:10月份在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进行报名,11月份到报考学校进行现场确认,12月份初打印准考证,12月底至报考学校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具体时间及学校政策可能略有变动,建议以学校官网通知为准。
录取流程:第二年2月份公布成绩,3月份公布分数线及考后复试,4月份公布录取名单,随后进行学费缴纳、发放录取通知书,参加导学课程及拓展训练等,9月份正式入学。因此,从决策到入学周期通常在1-2年左右。
备考2018年需从2017年开始复习,这段时期可以用来系统地复习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上午考试综合能力(包括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分),下午考试英语(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总分300分。
1. 综合能力: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竞争激烈。试卷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
⑴ 数学:25题单项选择题。分为条件充分性判断和问题求解两部分,问题求解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数学对解题技巧和速度要求较高。
⑵ 逻辑:3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⑶ 写作:要求撰写两篇文章,包括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分别要求600字和700字,语文写作共65分。
2. 英语二题型分布:难度介于英语四、六级之间。
(1)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2)阅读理解5篇文章,25题,每题2分,共50分;
(3)英语翻译:15分;
(4)英文写作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分),共25分。
考试内容涉及初高中知识。管理类联考的主要难度在于时间控制。竞争激烈,备考需认真准备。
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考研经验分享,我二战跨专业考研,本科市场营销跨考到物流工程与管理,考研科目为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199)。一战时也考了同样的科目,但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同,考研成绩一般,但两年的考研经验仍有参考价值。
在考研前,许多同学都会在网上看很多经验贴,看到各种跨考成功的大神,看到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表,看到自己还没刷完真题的时候,其他大神已经刷了两三遍,会感到非常焦虑和迷茫。我在考研时看过一位老师的网课,他说:“比起看各种成功上岸的帖子,不如看看考研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看看他们踩过的坑。”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两年来踩过的坑。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 由于近年来考研难度逐步加大,我不愿意为了备考而放弃实习、秋招等机会,所以我选择了199管理类联考。基于扎实的数学与英语基础,我决定用三个月的时间备考。通过多所院校的比较,了解到北京科技大学复试公平、透明,且属于211院校,该专业上岸难度相对较小,于是做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内风险最小的选择,报考北京科技大学。
我觉得定专业最重要的是兴趣,其次是明确风险。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或感兴趣的专业可以事半功倍,更有动力备考。但和许多同学一样,我没有明确的专业兴趣取向,此时考虑各专业的风险与难度就格外重要。199管理类联考中物流工程与工业工程相对于会计、审计专硕来说难度更小,竞争不那么激烈,这也是我选择物流工程与管理专硕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其次是择校。当然,大家都想去比自己本科更好的院校深造,此时院校选择的难度把握就尤其重要。199管理类联考是全国统考,没有因院校而异的专业课,所以同学们可以在报考前大致了解各所院校的分数线与招录情况,由上而下划定院校圈层,待报考时基于现有的备考成果,再准确预估自身水平,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报考选择。
这里顺便简单介绍一下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专硕的考研情况。2022年该专业复试线为220分,与去年持平,整体来说进入初试较容易,但后续复试竞争较为激烈。
3. 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专硕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第一批获得物流工程与管理学位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之一。北京科技大学的物流工程与管理硕士教育由管理学院承办,依托管理学院的学科优势与师资力量,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优秀的办学模式,通过强化学生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与全面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兼具领导力与执行力、重职业操守与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复合型物流工程与管理精英。
2021年计划招生人数:58人。
招收推免生人数:49人。
预推免录取比例:入营136人,招收49人,录取比例大约36%,但候补上岸机会很大。
二、初试经验
我认为199管理类联考最重要的是对自我认知清晰,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扬长避短,具体分以下科目来讲:
1. 管联数学:数学分为选择题与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类题。数学占据管综考试75的分数,单题分值高,题量大,且条充胜则数学胜,数学胜则管综胜。作为管综最重要的部分,数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打好基础。而近年来数学部分的出题更加灵活多变,归根结底是在考察基于扎实基础的灵活思维,故考生在初步备考时就需要极度重视中学数学基础,中学数学出色的同学也会在备考中占据很大优势。数学我推荐使用《数学高分指南》,且此书有二刷的必要,吃透其实就足够应对考试。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配合《数学分册》使用。
2. 管联逻辑:逻辑大多数同学都是零基础,需要从头学起,大致可分为形式逻辑、分析推理与论证逻辑三大题型。形式逻辑部分内容涉及中学的命题,学习起来会有熟悉感,且公式与方法均很明确、固定,是逻辑中最易理解掌握的版块。应对考试的形式逻辑部分需要考生做到准确快速,把握关键信息后尽量做到十秒内一题;分析逻辑需要扎实的形式逻辑基础,但题目信息量大,涉及对象关系复杂,做起来耗时。
考生需要熟悉各类分析推理的常见题型,学有余力的同学更需要养成揣测命题思路的习惯,以命题者思路解题会更加精准快速。最后是论证逻辑,属于逻辑中做起来较为有趣但又有点玄学的板块。特点依旧是信息量大,需要把握关键信息。但较之前两者,解题关键在于题目的问法。考试在备考中需要梳理不同问法下各题的做法,培养个人对文字说服力的感觉,并继续训练把握关键信息的能力,在考试中尽量做到十秒内一题。逻辑我推荐使用《逻辑精点》打基础,后期在配合使用《李焕72计》,重点放在分析推理部分的提速上。
3、管联作文攻略:作文部分分为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两大类。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考生在既定的框架内,找出并分析文中论证不当之处,若能找出四点并分析到位,即可获得高分,这一部分的备考难度相对较低。论说文则类似于高中语文的议论文,关键在于提出明确观点并充分论证。成文具有很高的灵活性,文采和实例的运用虽加分但不强制。要取得高分,关键在于审题准确、观点和框架清晰、论述充分合理。这部分取得高分较为困难,且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因此,若对写作部分有较高要求,建议尽早开始备考。在此推荐《写作精点》作为备考书籍,后期可辅以案例积累和范文精读。
4、英语二备考建议:对于英语二,我推荐的重点是真题,我从三月份开始准备,最初并未打算考专硕,所以学习的是英语一。英语一和英语二的主要区别在于题型,但单词都是大纲规定的。我先是背诵单词,三四月份主要是单词背诵,到六月份前,我已经过完了红宝书一遍。五月至六月份,我主要攻读长难句,每天背诵一条,到暑假前,我已经能理解每个句子的结构。之后,我开始做真题模拟,暑假期间,我每天做一套真题,但只做一题型,然后完整再做一遍,这套真题我反复做了三遍。真题非常重要,大家不要浪费,要仔细标注单词、分析句子,了解出题点和答案点。如果时间紧迫,也可以直接背诵真题中的单词。真题中的单词出现频率很高。
5、政治备考心得:政治得分68分,虽然下了很大功夫,但结果还是有些失望。经验教训是,选择题至关重要。如果时间允许,尽量提前准备政治。许多同学报名是为了安心,但实际上没有必要。如果必须报名,个人认为文都还不错,不是指课程讲得好,而是它在南京提供网络授课,方便且资料齐全。还可以在微博上关注一些考研政治名师。
6、数学备考教训:数学分数120多分,不算高。教训是复习全书要彻底看透,考试时有一道填空题与全书类似,但我没注意到,导致失分。基本概念、定义和定理要认真看,2013年的证明题较多。
总的来说,备战199管理类联考的关键在于灵活备考,考生需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将时间用在提升空间最大的部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上限。此外,考试以联考形式进行,备考时不仅要分科训练,还要重视模拟考试,以适应考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
三、复试经验分享:
(一)由于疫情原因,复试很可能线上进行,通常在3月底至4月。如果有笔试,笔试第二天通常是面试。学校会联系考生进行设备调试,需要两台设备同时拍摄。面试通常包括英语口语、专业问题和随机问题。
(二)复试前后,还需要联系导师。虽然导师通常在开学后确定,但建议提前联系。从拟录取到开学大约有半年时间,提前联系导师可以提前学习。导师信息可在学校官网找到,可发送礼貌的邮件询问,邮件内容可与学长学姐商量。如果导师没有回复,可过几天再联系其他导师。
(三)面试技巧:
1. 加强英语口语练习,能流利回答基础问题。在英文面试中,如遇不懂问题,可请老师重复,难表达的问题用简单词汇表述。
2. 专业课面试时,老师会引导回答,保持良好心态,有逻辑地分条作答。
3. 保持良好心态,以学习态度进行面试,面带微笑,展现谦虚好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星光不负赶路人。相信大家已经备考了一段时间。作为过来人,我深知大家的辛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当前环境下,我们只能自己努力,才能获得更珍贵的机会和更远的未来。考研是高考后的又一次机会,不管现在多么痛苦和迷茫,也要坚持下去,这是我们迈向更高层次的必经之路,也是值得回忆的一段经历。
加油,我在彼岸等你!
关于考研机构的权威性,以下是一些推荐:
1. 新东方考研:提供从初试到复试的完整课程体系,细分考研辅导阶段,课程丰富。
2. 文都考研:国内知名的大型远程教育网站,师资、资料、服务、技术和高学成比例保证了辅导质量。
3. 优路教育:主营各类职业考试培训服务,包括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等。
4. 跨考考研:专注跨校、跨专业考研服务,经验丰富,规模较大。
5. 中公考研:提供考研资讯、复习资料、院校信息等,资料全面。
6. 海文考研:提供考研相关服务,包括复习指南、达人心得等。
位于北京,隶属于万学教育集团的海文考研,作为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培训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企业,承载着中国考研培训事业的辉煌历程。历经十八年的稳步发展,海文考研不仅开创了我国考研培训的新纪元,更构建了考研辅导的全套技术与服务体系,这些体系代表了我国考研培训领域的最高水平。海文考研以其卓越的领先地位,不断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创新步伐和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