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公务员所需书籍一览
1、公务员考试专用书籍包括《行政能力测试》与《申论》,前者侧重于提升语文选词、数理逻辑等能力,后者则教授类似语文考试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技巧。
2、报考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
3、报考者需具备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4、需具备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5、招考职位要求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经历的,包括“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
6、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均不得报名。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考职位。
7、招考公务员时,以下人员不能报考:
8、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9、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
10、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五年的;
11、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工作人员;
12、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13、报考者不得报考与招录机关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所列情形的职位。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
14、公务员录用考试是职位竞争考试,报考者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的选拔,最终将被录用到所报考的职位上去任职。如果报考者与招录机关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所列情形,一旦报考该职位且被录用,则立即形成回避关系。
15、留学回国人员报考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6、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招考公告》和《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要出具教育部门的学历认证、中国国驻外使领馆的有关证明材料。
17、学历认证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负责。报考者可上网查询认证的有关要求和程序。学历认证材料和使领馆开具的有关证明材料等,应在面试时与其他材料一并交招录机关审核。
18、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
19、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可以报考。
20、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是否为报考者所获得的最高学历?
21、招录职位表中所要求的学历为报考者所获得的最高学历。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22、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23、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以何种身份报考?
24、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如果符合职位规定的基层工作年限,也可以报考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职位。
25、基层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26、在基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27、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就业项目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初次就业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28、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视同具有基层工作经历,自报到之日算起。
29、到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30、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其基层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31、基层工作经历截止时间如何界定?
32、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报名第一日,2013年国考公告规定基层工作经历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10月底。
33、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的人员,符合报考年龄规定。2013年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非在职)招考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
34、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的人员如何认定?
35、参加上述四个项目的人员报考,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项目的,要提供由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证明;
36、参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项目的,要提供省级教育部门统一制作,教育部监制的“特岗教师”证书和服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
37、参加“三支一扶”计划项目的,要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原件和复印件;
38、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要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以上材料在面试时与其他材料一并交招录机关审核。
39、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的人员可否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40、参加上述四个项目的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当年,可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二、考公务员所需书籍及资料准备
1、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申论》。行测主要考察考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申论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以及文章写作能力。
2、公务员考试包含《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考试流程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笔试主要测试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的知识,而面试则根据考生报考的岗位进行针对性考察。
3、《行政能力测验》主要考查考生的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以及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与学校学习的内容相似,涉及未知领域的专业知识,考生需明确学习方向和方法。
4、《申论》考试内容广泛,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考生是否能客观分析问题。申论不仅考察归纳概括、综合分析等能力,还考察贯彻执行、文章写作和提出对策等方面的能力。
5、备考公务员考试,需要准备的书籍和资料包括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行政能力测试方面的书籍涵盖不同板块,如《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
6、《常识判断》部分需关注时政、法律、历史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7、《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的重点,分值高、题量大,考生需掌握解题思维,如转折、并列、条件、因果、递进和假设关系等。
8、《数量关系》是行测的难点,考生需掌握代入排除法、数字特性法、赋值法、整除法、奇偶数法和极限法等。
9、《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推理。图形推理需掌握点线角面素、旋转翻转、九宫格、对称、空间重构和三视图等;定义判断建议掌握主客关联法;逻辑推理需掌握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加强和削弱等。
三、考公务员所需书籍和资料
1. 考公务员所需书籍: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宝典、万能宝典。
2. 一整套书籍包括:教材2本、历年真题2本、同步测评2本、预测卷2本。教材严格遵循国考大纲,解决备考中出现的理论知识点问题。
3. 历年真题涵盖往年国考真题,附有深入解析和知识技巧拓展。
4. 同步测评包括基础测评和单元测评,帮助考生找准自身定位,检验学习效果。
5. 预测卷包含行测9套模拟预测卷和申论15套模拟预测卷,附有详细解析,标注重点难点。
6. 全套两册包括申论范文宝典和申论素材宝典,主攻申论。
7. 从党政党刊中提炼素材,深入解析10大热点,学会提炼素材得分技巧。
8. 汇集时政热词、讲话金句、热点案例、公文常用词汇等,活学活用,下笔有神。
9. 包含23篇官样范文、10篇真题范文、28篇公文范文、4类作答模板,教你写出考场一类文。
10. 4大类范文作答模板,活用模板拿高分。
11. 覆盖全、紧贴考纲、内容扎实、深度剖析考点,全方位打磨基础。
12. 讲解透、名师多年经验编制的解析。
13. 习题精、包含模拟题、高频题、各种题型。
报考条件: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经历者,指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
现役军人、试用期内的公务员、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公务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考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