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排名:在本校所在的同类高校中,我校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首位,全国排名前五。据2022年4月19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的“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显示,我校荣登同类高校中西部第一,全国前五的宝座。此外,软科还特别指出,在2021年独立学院转设工作中,共有16所独立学院成功转型为民办高校,其中4所高校跻身百强,其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当属成都锦城学院(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该学院在全国民办高校中排名第5。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近年来与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
世界大学排名,作为与ARWU齐名的全球知名学术机构排名之一,其多次受到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官方报道,同时,曼彻斯特大学、西澳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也将提升ARWU排名作为学校战略规划的目标。软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备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权威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其排名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得到了高等教育专家的高度认可。
成都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学校位于成都市高新西区,致力于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十七年来,锦城学院秉持守正创新,办学成绩显著,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社会评价好、综合声誉高”的良好局面。
在四川同类院校中,锦城学院最早进入省内“二本”和“一本”招生;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创业率超过3%,国内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接近20%),铸就了“就读锦城,锦绣前程”的口碑。在软科排行榜、武书连排行榜、《广州日报》应用型大学排行榜等第三方评价中,锦城学院在同类院校中常年处于中西部领先、四川第一的位置。
学校占地2100余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200余人。设有13个教学院和3个特色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100余个专业方向,形成了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近年来,以建设“智慧工科、技术文科、数字商科、多维艺科”为目标,锦城学院促进跨学科融合,已获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使毕业生具备新思维、掌握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
学校现有专兼职教职工1800余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6.30%,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8.5%。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先生领衔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名校的教授长期在学校任教。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场所(室)87个。其中,现代企业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物联网与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商科实训中心获批“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新建有智能科技与5G应用创新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实训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智能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云财会智慧实验中心、数字商科实训中心、现代金融实训中心、BIM创新实训中心、融媒体实验室、4K超高清演播室、模态试验室等新技术实验实训中心。
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馆藏文献总量307.58万册,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创新与创新管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等荣誉。学校与成都图书馆共建“成都图书馆成都锦城学院分馆”,学生可共享借阅成都图书馆318万册纸质图书。
学校已获批各类国家级试点、项目、一流课程等共计56项,各类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试点、项目、教学成果奖、科研项目等共计471项。
学校从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推行“国际化战略”,与比利时根特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萨里大学、西班牙卡特赫纳理工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70余所世界级名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近年来,“锦城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诸多赛事上屡获佳绩。例如: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国奖3项、省奖135项,学校连获七届“优秀组织奖”;在“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中,获国奖7项、省奖225项,捧得“优胜杯”1次;在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国奖78项、省奖1794项,如夺得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冠军、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冠军、全球华人广告金犊奖等好成绩。
此外,以锦城学院为专利权人的专利共计40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61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学生中还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4人,“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5支,四川省、成都市学联主席9人。
学校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已与四川省经信厅、四川省企业联合会等600余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通过搭建校地合作、校会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四大合作平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打通学生就业直通车。学校构建了扎实有效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高端就业率近50%、创业率近3%,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锦城学子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认可,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逐渐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据不完全统计,“锦城”校友中已涌现出200多位银行行长,5000多位党政军界干部,8000多位文化传媒工作者,1万多位工程师,1万多位职业经理人及企业高管,此外还有1600多位创业校友创建了1800多家校友企业。
三方调查显示,“锦城”校友对学校的满意度高达94.76%。学校为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切实有效的考研保障体系,近年来,学生国内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已接近20%。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和校友进入境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悉尼大学、东京大学等知名学府。
学校还先后与四川大学、泰国商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项目。
7个食堂和1个杏岛餐厅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饮食习惯;现有学生公寓43栋,标准配备为4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生间、洗漱台及衣柜、电脑桌、热水器等设施;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馆、网球场、健身房、瑜伽馆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服务设施完备,校医院、超市、自助银行、物流中心、水果店、美发店等满足学生生活需求。
成都锦城学院是一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与公办院校性质不同。该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2005年5月9日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到了2021年6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经过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独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并正式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学校设有多个学院,包括财务会计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
关于学校的补充信息:目前,成都锦城学院计算机学院配备了11个实验室及演示中心,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设有六个专业教学实验室。电子信息学院则拥有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实验室、网络通信实验室、智能手机应用实验室、机器人应用实验室、智能交通实验室、大数据处理实验室、传感器技术实验室、智能无人机应用实验室和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在内的专业实验室。此外,机械工程系已建成九个实验室和一个工程训练中心。
在重庆地区,设有二本院校的有四川外国语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四川外国语学院位于重庆,以英语专业著称,美女众多。重庆邮电大学作为一所理工科院校,许多学生选择报考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就业前景良好。重庆三峡学院是一所地方性高校,与山东大学有对口支援关系,但专业特色不够鲜明。重庆理工大学有显著的军工背景,是中国兵器协同创新联盟单位。
四川的二本院校包括成都理工、西南民大、西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成都理工大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学生素质高,就业前景好,今年甚至有学生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为直博生。西南民族大学位于成都双流区,校园环境优美,考研率高。西华大学位于成都红光镇,紧邻电子科技大学,靠近华为成都研究所,部分毕业生有机会加入华为。西南科技大学位于绵阳,特色专业为自动化和农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成都,计算机专业表现尚可,录取分数线低于成都理工大学。
实际上,在二本批次乃至一二本都有招生的高校中,没有必要过分区分学校的好坏,因为即使是在最优秀的学校中,也有可能存在一些相对较差的专业,反之亦然。因此,尤其是在比较狭窄的二本高校范围内,建议以专业作为比较的主体,而非学校本身。
以下是对一些知名高校的简要分析:
1. 贵州大学:保研率不高,且学校不属于热门大学,因此对于非211考生来说,相对容易考。学校的农学院录取分数线最低。
2. 太原理工大学:实力较强,适合理科生报考。只要专业课成绩优秀,录取问题不大。学校对非211考生相对公平。
3. 华南师范大学:作为211师范大学之一,华南师范大学是很多普通本科生的首选。虽然报考人数众多,但考试难度适中,二本、三本考生都有机会考上。
4. 福州大学:性价比高,虽然名气不大,但录取难度不高。许多二本考生通过考试被录取。
5. 河北工业大学:除电气、机械、化工和材料类专业外,其他专业相对容易考。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对未来就业有帮助,保研率较低,因此对外地学生来说机会很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贵州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