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考申论考试时长解析
在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题往往是考生面对的第一道题。这类题目的核心是依据阅读方法,从作答对象中提炼要点。通常,考生需要通过大量刷题,并依据老师的修改意见,对答案进行反复润色。润色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可以删除与作答任务、作答要素、作答主体无关的信息;删除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修饰形容词;删除材料中出现的数字、具体案例。
可以将一些不够优雅的表达进行优化,如将“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改为“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或者将一些过于具体的表述进行概括,如将“村民现在可以唱歌、跳舞、下棋、学上网等来消磨时间”概括为“村民娱乐方式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
在注意同类项合并,避免要点重复和超字数的同时,根据同范围法、同义法、同主体法进行要点分类,使要点更加清晰,观点更加明确。
这类题目的核心是归纳概括加一定分析。与其他题型相比,它需要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平时做题过程中,我会积极积累一些常见的对策,主要来源包括:
①直接对策:根据对策词来判断;权威组织或人士的观点、建议;动词+名词短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专业水平等。
②间接对策:问题原因推对策;经验教训推对策;自创对策等。
核心是归纳概括加一点逻辑。就题目而言,综合分析就是对某个观点、现象、问题的看法、评价等。我自己概括了一下,就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这三个部分,但每种综合分析的答题思路还是略有差异,否则写出来的答案就像小作文,分数不会高。
我自己写的时候主要从以下两个方向切入:
①解释分析:解释含义——多角度分析(与作答对象相关的问题、原因、影响等)——提出对策/做出结论。
②评价分析:上来就摆明自己的观点——多角度分析——提出对策/得出结论。
核心是归纳概括加一点格式,做题的难度在于文种灵活多样,一不留神就搞错了。我学习的时候,遇到陌生文种,一定会先分析题目,仔细审题,通过题干找到自己答题的方向。
例如:针对给定材料,为“文明互鉴新景观”的展览写一则导言。要求: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领域、做法与意义进行作答;内容具体明确,层次分明;不超过350字。
通过审题会发现,这道题的要求直接说明了,要写的具体内容为领域、做法、意义三个部分。
另外,对于陌生文种的格式,大家就直接以标题+正文的行书书写即可。
大作文特别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误以为大作文是自由发挥的,其实并非如此。大作文的观点、主题、主要论点都来自材料。
在大作文的题目中,一般会指定一篇材料,那么你主要参照这篇来写,结合其他材料作为补充;要是没指定材料的话,通常在前面的题目中都没用过的材料较为重点,但是全部的材料都要用。
二、国考申论考试时长及注意事项
国考申论考试时间为3小时(180分钟)。根据往年情况,考试时间一般在下午14点至17点。省考申论作答时间为2.5小时,个别省份省考申论为2小时。
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一般为社会热点或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1、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一定的篇幅(大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申论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时限:总时间为180分钟,建议阅读材料50分钟,作答时间13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通过考试制度选取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作为公务员。而公共科目笔试的内容主要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主要题型为单选题。熟悉题型和考试重点的方式是在中政行测题库进行真题的训练测试。
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国考申论考试时长详解
申论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为主观性试题,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从2014年起,申论考试时限较之以前的150分钟延长了30分钟,调整至180分钟,由往年的14:00—16:30调整至14:00—17:00;满分100分。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申论测查的是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两类试卷主要考查的能力如下:
1、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2、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技巧——需精通特定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精确合理的描述、陈述或解释。
在申论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五大类——归纳总结、提出策略、执行任务、综合分析和申发论述。
归纳总结题:针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核心精神、思想价值进行提炼,并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的题目。此类题目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题:以分析为主要回答方式,综合多种形式的题目类型,要求考生能够精确理解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洁明了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本质和引申意义,阐述独立思考所得的观点。此类题目主要体现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执行任务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中所包含的工作目标与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给定资料以及设定题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及时有效地完成题目限定任务的题目。此类题目主要测试考生的执行能力。
提出策略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或材料中涉及的某个具体问题提出策略思路或解决方案。此类题目主要测试考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文章写作题:要求考生在给定字数范围内,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策略建议,并全面阐述和论证自己观点的题目。简言之,文章写作题就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此类题目主要测试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四、国考申论考试时长
国考申论考试时长为3小时(180分钟)。根据往年情况,考试时间一般在下午14:00至17:00之间。省考申论作答时间为2.5小时,部分省份省考申论为2小时。
申论试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它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时限:总时间为180分钟,建议阅读材料50分钟,作答13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一般为社会热点或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1)用一定的篇幅(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一定的篇幅(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