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大学
优势:作为全国重点大学,金融学整体实力在大学中位居前列,从黄达到周升业等知名学者均为金融学领域佼佼者;各分科目实力均衡,货币银行、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等均有所建树。地区优势显著,学生素质高。
2.五道口
优势:作为人民银行的嫡系,优势无可比拟,学生水平高,基础条件良好(费用较高),注重实践,就业前景广阔。
3.西南财经大学
优势:全国重点大学,货币银行学在国内独树一帜,硕士招生规模可观,校园环境优美,宁静。校友众多,有助于未来发展。
4.上海财经大学
优势:全国重点大学,证券学优势明显,货币银行、国际金融表现一般,保险专业也可圈可点,区位优势显著。
5.北京大学
优势:作为中国顶尖大学之一,北大品牌效应显著,就业无忧。地理位置优越,校园景色优美。
6.厦门大学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货币银行、金融工程实力较强,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张亦春教授),学生素质较高。
7.复旦大学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金融学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二,尤其在国际金融、货币银行方面表现突出,接受西方知识新颖,学校氛围良好,师资力量雄厚(姜波克教授)。
8.对外经贸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优势:全国重点大学,国际金融实力强劲,重视英语教育,注重实用能力培养,区位优势明显。
9.南开大学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自解放以来在国际金融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保险精算专业全国最佳,校园环境优美,学生素质高。
10.中央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
优势:区位优势明显,学校条件优越,学生素质一流。
11.东北财经大学(原隶属于财政部)
优势:环境优美,宛如疗养院,学生素质较高。
12.西安交通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优势:名牌大学,货币银行学实力较强,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陕西财经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13.湖南大学(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全国最早引入保险精算的学校,保险专业表现良好,原人民银行直属学校(湖南财经学院),货币银行学实力也不俗。
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隶属财政部)
优势:合并后,重视金融学发展。
15.清华大学
优势:中国顶尖大学之一,学校建设良好,理工科实力雄厚,金融工程、微观金融等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6.武汉大学
优势:985全国重点大学,校园风景优美,金融学近年来备受重视,师资力量雄厚(黄宪教授),金融工程表现良好。
17.辽宁大学
优势:地方重点大学,地方重视,师资力量雄厚(白钦先、孔祥毅教授),金融学实力较强。
18.中山大学
优势:校园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金融系隶属于岭南学院,学生素质较高,就业前景广阔,毕业可领取两个学位证。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以下是一些参考资料,仅供参考。
2010年全国高校金融学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2.中央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3.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4.南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5.厦门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6.北京大学
7.西南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学科
8.上海财经大学
9.对外经贸大学
10.中山大学
11.武汉大学
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及2010年全国排名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师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师资力量雄厚,导师均为金融领域高官,实践经验丰富。近年来招生人数稳定在70多人,大部分为公费。
考试:专业课考试范围广泛,是所有院校中考试范围最广的,不指定任何考试参考书目。分数线要求较高,没有380分以上难以被录取。对数学成绩要求较高,没有130分以上,除非其它几门考试成绩有竞争力,否则难以被录取。
就业:学生就业渠道广泛,主要面向国内金融系统,包括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就业形势良好。
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师资:中国人民大学在金融界享有盛誉,拥有一批优秀的本土和海归学者。作为中国金融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黄达教授等知名学者为学院增色不少。
考试:专业课考试难度较大,数学成绩至关重要。要想考上,需要克服专业课和数学两道难关。
就业:人大金融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形势良好,可与北大、清华相媲美。
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声誉指数:☆☆☆☆☆ 难度指数:☆☆☆☆☆ 薪酬指数:☆☆☆☆☆
实力:光华管理学院拥有厉以宁、张维迎等一批经济学家,虽不全是金融学领域的导师,但曹凤岐教授等知名学者在金融领域享有盛誉。近年来,海归学者的加盟使得学院实力不断提升。
考试:专业课考试难度较大,侧重数学能力,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考试范围广泛,录取分数线至少需要370分以上,专业课难度较大。数学要求较高,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要求考数学三,难度较大。
就业:尽管北大的金融学并非国家重点学科,但其声誉斐然,就业前景十分乐观,同时提供了众多出国深造的机会。
4、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学院拥有两位知名导师,分别是宋逢明教授,中国金融工程学会会长,以及朱武祥教授,专注于公司金融研究。
考试:学院对金融学中的数理分析非常重视,但有时给人感觉过于沉溺于数学模型,对实际问题的关注略显不足。学院偏好理工科学生,复试要求考生具备计量经济学知识,因此报考者多为跨专业,录取难度较大。学院是全国唯一要求考数学一的学校,这几乎排除了经济类本专业学生的报考可能性。
总体而言,清华大学的金融学专业相较于北大和人大略显不足,但金融工程领域较为强势。
5、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国际金融实力强劲,享有全国声誉,堪称一流。与人大并列全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学科。南开大学的国际金融和保险学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科研实力甚至超过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位居全国第一。钱荣堃教授是我国国际金融领域的泰山北斗,被誉为中国MBA之父,现已去世。现任学术带头人是马君潞教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南开大学培养的硕士全部都是国际金融领域的专家。保险学是传统优势,刘茂山教授在业内享有盛名。保险精算专业全国第一,中国保险精算师老师委员会就设在南开大学。由于联考难度不大,对跨专业考生较为有利。学生素质较高,但就业情况不如人大和复旦,主要原因是天津的城市环境相对较差。
6、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全国第四个国家重点学科,享有盛誉。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如姜波克、张军、刘红忠等青年学者(主要海归),致力于金融学前沿研究。
考试:2006年录取分数线高达422分。复旦大学是联考的领头学校,大部分试题由复旦大学出题。联考范围较广,但难度不大。专业课成绩普遍较高,130分以上者众多。推荐跨专业考生报考。英语要求一直保持在60分以上,数学成绩未达130分基本无法录取。总体而言,考研难度较大,风险较高,录取比例远超20:1。
就业:学科底蕴虽不如人大,但作为名校,拥有一批海归,就业形势十分乐观,且出国机会众多。
7、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原为人民银行直属学校,在金融界享有盛誉。金融学研究成果在国内数一数二,拥有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等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于此。是全国第五个国家重点学科。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略显饱和。如前年,金融学复试人数高达260人。保险精算专业考数学四,相对容易。考试难度不大,如数学基础薄弱,可尝试报考。就业形势一般,许多毕业生选择南下发展。总体而言,就业情况不如北京和上海高校,这与考试难度较低有关。
8、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师资:2004年成为全国第六个国家重点学科。参加联考公平,招生规模不大。总分370分以上基本可被录取,但专业课判卷尺度较严。
优势: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实力较强,学校环境优美,有张亦春、江曙霞、郑振龙、林宝清等优秀老师。学生素质较高。此外,厦门大学经济管理学科整体实力较强,如财政学、会计学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校也较为重视。学生在知识面和资源享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劣势:地理优势不如北京、上海。
9、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难度指数:☆☆☆☆,薪酬指数:☆☆☆
金融学实力一般,是上海市重点学科。拥有一批优秀老师,如戴国强。前年聘请美国康奈尔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黄明担任院长。地处上海,吸引众多优秀人才,就业形势较好。上海证券交易所许多工作人员均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证券投资专业。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专业毕业情况较差。考取难度低于复旦大学,参加联考,推荐跨专业考生报考。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每年招生简章上写的是招120人左右,但实际上每年都会扩招。
10、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声誉指数:☆☆☆,职位指数:☆☆☆,薪酬指数:☆☆☆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三,师资力量较强,如王广谦校长、李健教授等。学生就业情况令人满意。考取难度适中,招生较为公平。学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是金融,在同类财经院校中处于劣势。初试仅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类似于西南财经大学。试题难度适中,过线可能性高于人大和北大。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最强的是货币银行理论,全国财经类院校均如此,如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杭州地区研究生招生中,金融专业有三个学校可供选择: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
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的金融专业参加全国统一联考,考试难度较大。而浙江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自主命题,专业课仅考宏观和微观经济学,试题相对简单,评分标准较宽松。具备一定专业实力的考生可考虑报考浙江大学;如觉得自己实力不足,可考虑浙江工商大学或浙江财经大学。这两所学校在金融领域的实力相当,但若论相对容易一些,我认为浙江财经大学是个不错的选择,因其不参加联考,考试难度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选择哪个学校主要取决于你的专业能力和考试策略。浙江大学虽然难度较大,但如准备充分,仍有很大机会;浙江工商大学和浙江财经大学则提供了更为宽松的选择,尤其是后者,更注重考生的实际能力而非单一考试成绩。
无论选择哪所学校,金融专业的学习都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