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谈
个人心路历程:我作为二战考生,目标院校锁定湖南大学,主攻生物学专业。最终成绩为408分,其中英语一75分、思想政治理论78分、细胞生物学132分、生物化学123分。我的第一次考研是在西南大学教育学专业,但由于去年分数线激增三十个百分点,我仅差九分进入复试,考虑到不愿调剂至B区,我选择放弃,转而投身职场。春招时,我加入了一家初创的教育机构,但实际工作与心中所想相差甚远,不符合我对工作的期待。于是,我重新振作,在武汉租了房子,延续了我的校园生活,再次踏上了考研之路。
专业解析及考试科目
01 植物杂种优势利用
02 植物遗传学与品种培育
03 杂草生物学与防控
04 生物资源学
05 微生物与植物互作
0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 食品生物化学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723 植物生物学(01-06方向选)、724 食品生物技术(07方向选)
864 植物遗传学(01-06方向选)、868 食品化学(07方向选)
复试专业课
F3101 普通生物学(01-06方向选)、F3102 现代食品工程技术(07方向选)
初试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723 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周云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24 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王岁楼,王艳萍,姜毓君主编,科学出版社;《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细胞工程学》,李志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食品酶学导论》,彭志英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864 植物遗传学:《普通遗传学》,卢龙斗,科学出版社,2009年;《遗传学》上、下册,刘祖洞,高教出版社,1991年;《现代遗传学原理》(第三版),徐晋麟、徐沁、陈淳,科学出版社,2011年;《分子遗传学》,科学出版社,张玉静,2000年。
868 食品化学:《高级食品化学》,段振华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5月版;《食品风味化学》,张晓鸣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功能食品学》,刘静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高永清,吴小南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录取情况
2021年:统考报名53人,录取21人,录取最低分362分;
2020年:统考报名72人,录取28人,录取最低分363分;
进入复试分数要求
2022年:政治/外语(50分)业务课1/业务课2(85分)总分(386分)
2021年:政治/外语(50分)业务课1/业务课2(85分)总分(320分)
复试考核内容及录取原则
复试内容:复试包括专业测试、综合面试和语言测试三部分,总成绩为240分。每位考生的复试时间为30分钟。未按规定时间参加网络复试的考生按自动放弃处理。
1. 专业测试(100分,15分钟)
主要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共100分。将从题库随机抽题,现场作答。
2. 综合面试(120分,10分钟)
主要考察考生的思维、反应、表达、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和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从事社会公益工作等情况,共120分。
3. 语言测试(20分,5分钟)
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共20分。
关于考研的心得
二战之路不易,身体上的疲劳自不必说,精神上的压力更是严峻。周围有很多人一战即成功,有的已经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而我却还在为考研的未知数而努力。幸运的是,我的大学室友也在同样的困境中,我们决定一起租房考研。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研友的重要性。当你们共同面对早起的困扰、图书馆的座位争夺战以及学习中的难题时,研友的帮助会显得尤为重要。
七月,我一切准备就绪。由于本科是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一战选择了教育学,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决定二战时选择生物学。经过深思熟虑,我选择了湖南大学。尽管本校是双非一本,但只要过了国家线,基本上就能录取。由于没有太大压力,我备考时间安排得较为宽松。然而,朋友们都认为我选择本校太保守,我有能力去更好的地方。虽然我也这么认为,但我认为考研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自己。既然我有能力考上本校,为何不挑战更高的目标呢?我不应该因为逃避工作而原地踏步。
十一假期的某个晚上,我豁然开朗,决定不再满足于现状。我开始研究其他学校的招生专业目录,并最终选择了湖南大学。这个过程包括查阅参考书目、分析报录比、参考学长学姐的经验文章。初试的专业课是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我的复习内容完全吻合。以下是我整理的生物学历年报录比,供正在择校的师弟师妹参考。2016年招收统考生30人,上线人数69;2017年招收统考生59人,上线人数82;2019年招收统考生49人,上线101人;今年招收统考生32人,上线44人。以往划线大约在325分左右,今年可能因为线上复试和分数普遍较高,分数线上升至380分,导致复试刷人较少。湖南大学的考研试题较为基础,只要踏实学习,取得高分并非难事。
接下来,我想谈谈初试的复习经验:
后期(十月之后)作息时间调整为:6:40——7:30进行洗漱及享用早餐、7:30——11:20专注于专业课一的学习、11:20——12:30用餐、12:30——13:40在图书馆小憩、13:40——15:30学习英语、15:30——17:30学习政治、18:40——21:30继续专业课二的学习。睡前观看政治视频,通常在十二点半左右入睡,预留四十分钟进行网上冲浪。
(1)英语一。基础薄弱的考生务必尽早开始,英语学习越早越好,因为备考后期几乎没有时间分给英语。前期(三月—七月)要解决长难句和单词问题,推荐使用朱伟的单词书。实际上,我在两次考研中并未完整观看过《恋恋有词》的视频,朱伟的视频内容过于基础且琐碎。如果时间充裕、基础较差(四级未过或低分通过)的考生,可以尝试观看一遍《恋恋有词》。对于长难句,我观看过何凯文的视频,建议参考。到了七月,可以开始做真题,阅读部分尤为重要。我没有购买其他阅读资料,仅购买了三份历年真题。错题可以直接观看唐迟的视频讲解,强烈推荐唐迟!他的讲解言简意赅,干货丰富。真题我刷了四遍。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将历年真题中的每一篇阅读的生词和长难句反复分析。简单来说,历年考点、常考和常错单词就那么多,学习的关键在于破解出题人的思路,这样方能事半功倍。至于作文,可以多背诵语料,学习万能句型。我观看过何凯文的作文讲解,效果不错,比较万能。
(2)思想政治理论。八月底开始,我主要跟随徐涛,并辅以肖秀荣的资料。第一步是直接观看徐涛的强化班,整理每个章节的框架结构,配套徐涛的优题库和肖秀荣的1000题,1000题可以刷两遍。后期论述题直接背诵肖四。我购买过许多政治资料,包括徐涛八套卷、肖4肖8,以及其他几位老师的资料,但真正有用的还是肖四肖八,肖老不愧是业界大佬,肖4肖8的方向不会出错。肖4在上考场前我背诵了四遍。
(3)专业课。湖大专业课的参考书是:《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版本,《生物化学》王境岩版本。在七八月份,我通过本科的ppt将生化和细胞内容过了一遍,第一遍过完感觉非常懵,没有任何重点,觉得什么都记不住,这是正常的,不用心急。十月份确定报考学校后,我赶紧购买了湖南大学的历年真题,并报了班,因为跨学校备考还是有点心虚。这里的老师安排的是湖南大学的学姐,会对本校有一定了解。真题我前前后后刷了四遍,做着做着就会发现学校常考的重点。上考场前一定要保证历年真题一个题都不能错,每个都弄透。湖南大学的考题非常简单且重复率很高。从十月份直至考前,我把真题的简答和论述题一共背了五遍。第一遍大概耗时二十天,后面会越来越快。十一月份,我找到了湖南大学本科教学的ppt,又把ppt过了一遍,并挑选了课后习题,全部掌握。如果反复了五遍,其实可以上考场了。专业课就一个字:背!挑重点背,往死里背。会发现那些翻来覆去看不懂的东西,背着背着突然就懂了,这种过程是很有成就感的。希望大家爱上背书,背书其实是一个思考和重构的过程,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主动思考。背书过程中不要去咬文嚼字,要求每个字必须正确,而是能用自己的话把整个过程复述出来,这才算把知识真真切切的内化。再遇到题目稍作修改也能不费力的复述出来,相当于掌握了一个知识点,但是能用这一个知识点去解超过十个的问题。是不是省时省力呢?
复试方面,今年由于是网上复试,可能对大家以后线下复试的参考性不是特别强,但我的经历也能让大家了解一下湖大复试的风格,可见一斑。
往年线下复试有两个部分,一门是笔试《分子生物学》,一门是面试,面试又包括综合面试和英语口试。今年线上,笔试改为抽题线上口答,即在分子生物学题库中抽取一道论述题进行口述,随机性比较强。我同样将往年复试笔试真题背了四遍,抽到的题刚好是背得比较熟悉的一个。口语问答就是老师会问几个英语问题,今年问了我疫情期间在家做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母校以及谈谈自己的家庭,英语占分很低,不用太紧张,沉着作答就可以了。综合面试会问到科研经历、毕业设计、对科研的热爱程度、遇到难题会怎么解决等。在面试过程中,其实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展现出自己的信心,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慌,基本就没问题了。像我是没什么科研经历的,毕业论文也是教育方向的,但自己表现得比较沉着,以至于复试分数还挺高。
以上就是我备考的经验和过程。考研期间如果全情投入,其实是感觉不到累的,个人觉得累的都是用力不足。当你除了学习干不进其他事的时候,你离录取通知书就近了一大步。请收拾好心情,想好考研的初心,处理好恼人的人际关系,全身心投入备考吧,否则就算考完你也只是炮灰。当你站在岸上回顾这段经历的时候,会感谢自己的,加油!
湖南二战考研可以预报名。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Unified National 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考研”,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及同等学历学生攻读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类似于高中毕业生升读大学需参加的高考。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
考研是大学毕业生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主要通道。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教育部《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简章》的相关规定。
报考分类:
1、非定向
指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2、定向培养研究生
是指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复试不同学校考查形式不同,因此考查能力或多或少有一些差别。有的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有的院校注重学生的英语能力,有的院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的院校注重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一、个人介绍
21考研党,本科普通二本,成功上岸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历,希望能帮到大家!
二、择校原因
湖师大是湖南的211,教育类专业是热门,相对来说社会学就比较冷门,所以好考,报录比例大概在1:10左右,录取人数21年官方为12人,扩招到17人。学校实力强劲,报考难度相对较小,是考研人的不二选择。
三、专业课备考
首先,湖师大社会学专业课只考这两本书,复试也是,同等学力报考才需要加试。
其次,湖师大的真题考察方向基本不会超纲,也就是不会超出这两本书的内容,并且没有名词解释,只有简答题和论述题(个人不喜欢背名词解释,觉得这个题型很适合自己)。
然后就是要做思维导图,可以用手机或者平板的app,我用的是苹果的XMind,其他app也可以,我是分章节做的,然后标记考点,非常清晰明了。
最后,我的高分秘籍就是一定要把书上知识点背全后,再把真题吃透,最重要的一点是从真题中研究老师的出题思路和方法!(Tips:我后期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一直研究真题预测今年会出的题,结果几乎全部压中了!就连考前学不动看微博吃娱乐圈王力宏的瓜引发了我的思考没想到成了707论述题的材料)专业课707社会学理论今年出题就很结合社会热点这是个趋势大家要留意一下。
此外,答题技巧和时间规划同样至关重要。我在应对专业课一707的考试时,由于入场耽误了短短五分钟,虽然时间不长,却打乱了我后续的答题节奏。每门课程的考试时间都是宝贵的。(小贴士:务必提前进入考场,避免拖延。利用这5至10分钟仔细阅读所有题目,此时不可作答,但可在脑中构思答案要点,答题时先将要点写在试卷后边,可以简写,如1、组织、2、社区等,甚至一个字代替,目的在于后续答题时可能对要点不够清晰,防止遗漏,以防时间紧迫时也能明确该题的答题要点,因为人在紧张和时间不足时,容易忘记知识点。若一时记不起某个要点,可先跳过。然后根据分值,先易后难,先答要点。时间紧迫时,务必先完成要点再扩展,否则可能会因为未能充分展开要点而失去分数,这正是我在某些题目上犯的错误。有些20分的大题我只草草写了几行,后面的题目也字迹潦草,最终失去了二十多分。(小贴士:根据题量合理分配时间,规定每题的用时。我一般按照简答题分要点,每道题答满一页纸(相当于一页A4纸规格),论述题则一页半,因此我的专业课成绩高于其他人。我认为这与我的答题量有关,其他人我了解到的低分者大多只答了半页纸左右,最多只得到三分之二左右的分数,而且要点不全,因此有些人尽管觉得自己答得不错,但可能因为竞争对手答得更好,导致分差。有人认为学校压分,但如果大家都没有高分,那么确实是压分。只能说湖南师范大学的老师评分比较保守。)
四、英语备考
我的英语分数并不算高,今年有很多人超过75分,这显示出大家的英语水平都很高,尤其是报考211+的学生。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看到很多人英语基础不好,二战时也没有得到提升。我的四级成绩是565,六级是500,英语基础属于中上水平。但考研英语和四六级并没有太大关系,关键是词汇加理解。阅读就像脑筋急转弯,专门设置陷阱,因此,如果你掌握了出题思路,就能选择正确的答案,但这并不容易,前期可以跟唐迟老师的网课慢慢学习。
我的优势在于作文,这是最容易在短期内取得突破的。首先是字迹,练习字帖,然后是积累词汇和句型,这可以在背单词时进行,用一个小本子记下你觉得适合写作的高级词汇,最后是要整理自己的英语大小作文模板,这和整理政治大题的方法一样,买一本市面上口碑好的考研英语老师的书,综合出精华,适合自己的模板。如果作文基础薄弱,可以尽早开始,每周写一篇,我是从八月份开始,每周写一篇练习,十一月份时开始整理写作模板,分别从词汇、句型、万能模板进行分类整合。
单词方面,重复记忆,没有太多技巧,我大概背了7至8遍,从八月份开始一直背到考前。我不建议花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只背诵单词,可以在背完一轮或两轮后,结合真题阅读进行翻译,不需要做题,大致看看是否能看懂,主要是看看有没有生词或者记过的单词在文章中但想不起来意思了,就标记出来,养成一开始背单词就读文章的习惯,而不是非得记完所有单词再做阅读,这样你后期就不会很抵触做阅读,而且这样记住的单词更深刻。很多人只背单词,不结合句子,不做真题,到最后英语单词记了很多,分数却不高。
英语答题顺序和时间安排也很重要,顺序是先易后难,先做分值大的容易得分的题型,再做难度大分值小的题型,这样基本上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分数。(小贴士:我的答题时间安排是先写作文50分钟(小作文20分钟+大作文30分钟),再写阅读1小时左右,新题型20分钟,翻译25分钟,完型填空15分钟。)
推荐书目:
英译汉:先看蓝皮书打基础,可以结合视频课一起看。后期八周笔译特训。
汉译英:练习星火专八翻译和三笔的汉译英部分。
五、政治备考
1、错题:一战政治打的基础,容易混淆犯错的知识点,基本上过了半年二战时都记不起来了,所以做错题本很重要!我一战刷肖秀荣1000题错的题,二战备考期间又会重复错,甚至是二刷还是错。(小贴士:一战的小伙伴可以把错题留着,万一第一年成绩不理想也可以让你在二战时节省政治时间和精力。)
2、思维导图:政治我真的是很认真从头学到尾,我先开始学的就是政治,因为第一年我也是看了其他人的经验贴,说政治最后两个月突击就行,结果后期压力很大既要背专业课又要背政治,而且政治的选择题没吃透,肖秀荣1000题都没刷完,全靠大题拉分,但21考研肖四押题很准,大题大家背了肖四的都答得好,也没什么差距。我第二年不甘心政治拉后腿,所以改变策略,我从七月份开始就学政治了,因为有一战底子,至少有点模糊印象,每天看一节徐涛的网课还是比较轻松的(文科生的话我觉得看涛哥的视频价值不大,不如直接看涛哥的小黄书标记考点,遇到不会的再看,效率高一些)。涛哥和肖秀荣的书我都买了,并且我是把他们的书基本都过了三遍以上,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后,后期做思维导图知识体系就会清晰明了。政治的思维导图可以按照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来分四个板块做,前期可以不需要这么详细,后期慢慢补充,纸质和电子的都可以,个人是觉得不管打字还是手写需要的时间差不多,只是电子版的更易于后期添加内容和修改。同理,在后期整理大题模版或者肖四肖八以及腿姐的背诵手册,都可以自行整理答题思维导图,也是按照这四个板块。
3、选择题:肖秀荣1000刷了三遍,腿姐的选择题刷了两遍(个人觉得今年政治选择题不按往年套路了,尽管很多人刷了肖的选择题和腿姐的,但成绩还是不理想)。小贴士:分类整理错题、选择题技巧。我是自己编了易混淆的史纲会议口诀和毛泽东著作以及温故错题。选择题技巧是个脑力活,一般人不能速成,后期网上和各大公主号有腿姐的选择题技巧班,我觉得还是有用的。另外,网上各大公众号和机构的选择题压题不要买,智商税。我考了两年都没见过哪个政治老师能压中选择题的,今年更是应证了压中几率几乎为零。肖四肖八腿四的选择题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和题,而是通过做题查漏补缺,掌握出题陷阱。选择题不可能和考研真题上一模一样的,所以不需要背选择题。还是那句话,考研考的是知识点+脑子。
4、后期冲刺(大题)
腿姐的背诵手册+肖八+肖四+腿四+强烈推荐腿姐的政治大题答题技巧网课!一般只背肖四的大题是30分左右,肖四肖八都背35分左右,再加上腿姐的技巧模版 40+分。因为到后期你会发现肖四的题就是把肖八重要的题提炼出来再补上肖八没有但腿四有的部分,今年腿四比肖四先出来,我感觉背了腿四和肖八都不用背肖四了,并且今年肖四要背的话术都出现在材料里(每年变数不定)。所以我觉得要得高分光背肖四是不够的。
腿姐的背诵手册大概在国庆之后就出来了,如果这个时候你就开始背,后期压力会小很多。我是背了后,自己做了手册的思维导图,因为这本手册几乎涵盖了所有选择题的考点,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查漏补缺自己的易错点,很有效。
大题我也是自己根据腿姐背诵手册的大题模版+肖四+腿四综合做了万能答大题的模版,这样到后期背的时候,一看思维导图就很容易回忆起来,不需要死记硬背。
时政部分,我是晚上吃饭的时候会看下新闻联播,从11月份就可以开始看了。我十一月中旬后每两天看一次,新闻永远是时政最新资讯,而且用词精准,记忆也比你光背时政的文字印象深刻。时政的选择题可以在网上和公众号,每天刷几十道就可以了,错题后期多回顾一下。
复试流程:
复试的前一天会有老师通知,进行设备的调试,正式复试时长是20分钟。老师会要求先进行英文自我介绍,然后是专业课的提问环节,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选答题是自己抽取题号,大部分的题目都是有关近期时事热点。建议考前一定多加关注这部分内容的摄入,专业课提问环节之后,老师会提醒还剩余多长时间,会要求你自己进行内容的补充。我当时剩余7分钟左右,我补充的是中文版自我介绍和研究生期间的个人规划。
复试大概有五个老师,两个师兄师姐,老师很和蔼,全程很放松,不会问及本科院校,也没有硬性要求展示本科荣誉证书和成绩单,对于四级成绩也未作要求。
关于答题技巧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卷面分,答题字迹工整。
2、时间规划要合理,注意先易后难,先答要点,再扩展。
3、多加关注时事热点,特别是与专业课相关的内容。
4、认真对待复试,提前准备英文自我介绍和专业课问题。
5、保持自信,积极面对压力。
卷面分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大家对这一点早已心知肚明。然而,在考场上,我们往往还是容易忽视这一点。事实上,电脑阅卷对字体的要求更加严格。
阅卷老师每天面对成百上千份试卷,批改速度较快,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关键词。如果学生的字迹过于潦草,答案中关键性语句难以捕捉,显然很容易失分。
2、关键词明确,避免无用功
许多同学在答题时,喜欢一步步推理,在得出结果之前,已将答题框填满,全是过程,导致正确答案没有空间。因此,在答题时,无需过多铺垫,只需直接将涉及的知识点答出即可。过多无用答案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让阅卷老师找不到重点,这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3、条理清晰,标清序号至关重要
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经历,大家应该都清楚,答题时使用序号、分点罗列是一种好方法。这样做既能清晰表达内容,又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4、凸显专业领域术语
在写答案时,涉及知识点最好使用书面语或专业术语,对专业语言要有一定的驾驭能力,避免通篇大白话。
考研心态
对于考研来说,最重要的是心态和坚持!心态放平,不要因为他人学习进度比自己快,而焦虑。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只要踏实学习,成绩一定会对得起你的努力。坚持下去,虽然后期研友可能放弃考研,但不要受他人影响,多想想自己为何考研,既然已努力这么久,放弃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