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方面的差异:
除了报考条件没有明显区别外,一战和二战考生的优劣势并不突出。
软实力方面的差异:
首先,一战考生的一大优势是充满冲劲,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心态轻松,在思考和答题方式上灵活。然而,由于重视程度和试错程度不足,其缺点在于经验不足,学习方法和复习方式不正确,容易走弯路。
其次,一战考生对考研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备考过程中,他们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如大机构名师的宣传、知乎贴吧上的经验贴等,盲目照搬,结果并不适合自己,复习质量不高,最终录取率偏低。
此外,一战考生的备考环境较好。住在学校可以节省成本,还有图书馆和自习室,学习环境和氛围都很好,找研友和信息沟通方便。但缺点在于尚未毕业,面临上课、实习、毕业论文等事件,时间被瓜分,同时面对身边同学的保研、出国留学、校招、公务员考试等,心态容易受到影响。
相比之下,二战考生的优势更为明显。
首先,备考方面经验丰富。二战考生对各科所有知识点的熟练程度、考试范围和难度都有一定的经验,对市面上夸张的广告、“考研宝典”、“名师效应”等非常理智。他们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对于弱科报辅导班也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走心、负责、科学的教学体系。
其次,择校方面有的放矢。为了保证最后的录取,二战考生在择校方面会略微保守,或是坚持初始的目标,或是选择更保险的院校,一方面保证专业课的质量和提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使起点更高;另一方面目标坚定可以让心态更加坚定,对于复试尤其面试环节,清晰的表达更容易获取老师的好感。
第三,备考时间方面更充裕。相比大三上课实习忙碌的生活,二战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毕设、毕业不会影响太久,在职考研的同学衡量好工作与考研的关系与时间,复习时间也是够够的。对于大部分没有收入来源的二战考生,食宿方面经济的紧缺是一项困难,但相对来说较容易克服。
第四,抗压能力更强。选择二战的同学,面临一战失利,同学各有出路,自己孤独奋战,抗压能力不增强不足以坚持到考研,每年弃考的学生就是抗压能力不够,放弃是最好的选择,不然上战场也是炮灰。考研的过程就是从自信-怀疑-颓废-崩溃-振作-再自信,这样反复的过程,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下面这位二战同学的学习汇报,我们就可以看到当前二战考生目前最真实的处境了。
综上所述,我们从一战二战两者的知识积累程度、经验丰富程度、方法的正确性,备考精力投入、备考环境、备考心态以及经济等方面综合进行了分析对比,大家也应该心知肚明,自己哪方面需要改进,及时纠正,现在距离考研还有120天,时间来得及!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我们的目标都是成功考上研究生,能一年就一年上,失败了第二年卷土重来上岸也是很棒的,三战四战等再战的同学,为了梦想拼搏,你终将获得自己想要的!
分析一下在寄宿考研班的利弊。分析如下:
优点是:
第一,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学习,更有动力。
第二,有专业的老师,为你答疑解惑,比自己找资料找答案更有效率。就是我们有个老师说的,花钱买效率嘛。
第三,会按照课表上课,老师会循序渐进为你讲解知识,给你勾画重点内容,比自己一个人博览群书,不知道重点要好很多。
缺点是:
寄宿考研班可谓是良莠不齐,有的师资不怎么样,去这样的考研班学习,可谓是既费钱,又费时间,还没有什么效果,建议到实地考察一下。
到底要不要“二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如果可以选择考研调剂,则建议不要轻易决定二战考研。
一般而言,只要达到国家线,就有可能考研调剂成功,这一部分同学千万不要放弃考研调剂的机会。每年考研难度逐年增加,我们如果贸然放弃当年的考研调剂机会,很有可能第 2年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自己考研失败。
也可能因为自己的排位不占优势,或者其他的综合能力劣势导致淘汰。此外,研究生学历贬值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与其冒着第 2年仍有可能失败的风险,还不如在第 1年中选择考研调剂勉强将就入学就读。
二、如果自己备考准备充分,但因发挥失常考研失败,可以考虑继续二战。
首先,要好好分析下自己的初试备考投入的时间、精力、专注度以及复习规划是否科学有效,有没有百分之百努力。其次,选择二战的优势在于熟悉备考流程、掌握较新的备考资料、了解考试题型、把握复习经验等等。
经过第一年的备考和考试,尽管没有上岸,但是对于考试的大致方向和出题类型有了一些的了解。如果自己复习方法得当,知识牢固,规划合理,仅仅是在考研初试时候因为身体或疫情等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自己发挥失常。在经历了第一次“真枪实战”后,对于第二次的考试就有了更多的信心。
三、二战不一定能上岸,如果无法抗住压力、调整心态,别轻易选二战。
二战也存在劣势。一是,不确定性比较大,考研的题目考点千变万化,再复习一年也不能确定就一定可以上岸;二是,心态变化,二战的压力可能比一战要更大一些,很多同学想着二战一定上岸,给自己的心理负担比较重,这样反而更不容易成功;
三是,目前考研真的是很内卷很难,考研热度不断升温,2022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为457万,录取人数仅占总人数三分之一不到,同时2022年还有84个高校硕士点停招。这样看来二战上岸也很难。如果不确定自己能否搞定备考、能否抗住压力、能否调整好心态和状态的话,别轻易选择二战。
四、如果考研是为了追求高文凭,那么也应当慎重考虑是否二战考研。
每个考生的考研动机不同,有部分学生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感受到就业压力。但如果只是因为自身对于毕业迷茫、就业压力,同时本身付出的努力又不够,又没有那么大的决心,那还是不建议跟风二战的。
人生道路有千万条,考研绝非唯一。如果没有超凡的毅力,不如考虑申请国外的学校。目前出国留学不再是大家想象中的重金求学和高门槛了,对于很多想提升自己又追求性价比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些教育水平比较高,整体费用低且对华人友好的国家,比如像英联邦或美式教育的东南亚国家。
考研注意事项
1、确定目标专业和院校:在报考前,明确你感兴趣和适合的专业领域,调研各个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水平和研究方向,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院校和专业。
2、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根据考试时间表和个人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包括每天的复习时间安排、知识点梳理、模拟考试等,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复习进度。
3、资料准备和选书: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资料和参考书籍,可以参考往年的真题、教材、辅导资料等,确保备考过程中有足够的学习资料。
4、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考研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验。务必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后续的高级知识点。
5、多做真题和模拟考试:通过做真题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提高,同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6、合理安排休息和调节心态:备考期间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参加一些运动或娱乐活动有助于减轻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7、积极寻求援助与支持:在备考的征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挑战和疑问。及时地寻求帮助与支持,无论是向教师、同窗,还是考研辅导机构、在线论坛,都是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8、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不应忽视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包括英语水平、阅读理解、写作技能以及面试技巧等方面的锻炼。
9、严谨对待考试注册与资料准备:务必严格遵守目标院校的规定,按时、准确地完成考试注册流程,并确保所有必要的考试资料和身份证明齐全。
10、温故而知新:考研不仅是一场考试的挑战,更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知识深度的重要途径。在备考期间,要注重回顾旧知,同时吸收新知识,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