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科目解析及A B C类含义
1、江苏省公务员职位分为A类、B类、C类三种类型。
2、A类职位主要包括:在国家机关和相关机构中,从事政策、法规、规划等的研究起草工作,政策、法规、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以及机关内部综合性管理工作的职位。
3、B类职位主要包括:在国家机关和相关机构中,从事机关内的专业技术工作,为机关的业务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的职位;直接将各项具体规定施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执法职位。
4、C类职位是江苏省2004年录用考试中划分的专门针对乡镇一级的职位。
5、江苏省公共科目笔试分为A、B、C三类。A类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A)、《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申论》三科;B类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两科;C类考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C)、《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C)两科。
二、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题型解析
1、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A、B、C三类。
2、A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A、《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三个科目;
3、B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两个科目;
4、C类考试为《公共基础知识》C、《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两个科目。
5、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公共科目笔试同A类,警校生公共科目笔试同B类。
6、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告以及职位表预计在3月下发,4月考试,可参考2014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日程。
7、报名时间为2014年2月15日09:00至2月21日16:00
8、缴费确认:2014年2月15日09:00至2月23日16:00
9、打印准考证:2014年3月18日至22日
10、上午08:00至09:30《公共基础知识》
11、上午10:20至12: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12、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1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14、其他知识为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
15、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16、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A类、B类、C类试卷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17、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8、A类、B类、C类试题结构均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19、数量关系:主要测试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重点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20、判断推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2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试应试人员运用语言文字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22、资料分析: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23、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单项选择题。
24、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三、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内容概述
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内涵。
2、数量关系:事务之间的量化关系以及数量关系问题的解决能力,主要考数学运算或者推理。
3、判断推理:考察考生对事务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包括图形,词语的概念,题型有图形推理,类比推理等。
4、资料分析:就是考生对文字或者图表的理解分析能力,考题通常由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5、常识判断:主要涉及到各个范围的判断题目。
四、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具体内容解析
1、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公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务员义务的必备能力和素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3、其他知识为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
4、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5、根据A类、B类、C类不同试卷结构的要求选取上述若干个题型。A类、B类、C类试卷均有客观题和主观题。
6、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7、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应试人员从事国家机关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试卷主要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内容。
8、A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9、B类试题结构为: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10、C类试题结构为: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四个部分。
11、知觉速度与准确性: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符号信息进行筛选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12、数量关系:主要测试应试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重点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13、判断推理:主要测试应试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14、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方面,主要考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与思考,以及快速、精确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15、资料分析环节主要检验应试者对各种类型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和加工分析能力,这些资料通常包含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描述。
16、所有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单项选择题。
17、考试总时长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18、《申论》考试通过考察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总结、提炼和加工,来评估其阅读理解能力、执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19、阅读理解能力——需能够把握给定材料的核心内容,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对材料中的观点和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20、贯彻执行能力——要求应试者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法律行政原则,依据客观实际,高效地完成任务。
21、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应试者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2、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应试者能够熟练运用指定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23、《申论》考试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