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考报名所需材料详述
1、报名河南省考,需准备以下材料:
2、首先,须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工作证等)原件,以及在职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需加盖公章)或所在学校出具的报名推荐表(需加盖公章)、报名登记表等相关文件。
3、对于在职报考者,需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需加盖公章),如暂时无法提供,可与招录机关协商,在体检和审查阶段再行提供。
4、具备基层工作经验,参与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的四类人员,需提供相应主管部门出具的认定材料和证明。
5、若提供材料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审查结果,招录机关有权取消报考者后续的公考资格。报名推荐表、报名登记表等材料,考生需自行从各省份考录专题网下载和打印。
6、报考时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号码、身高、视力、个人履历、家庭社会关系等,以及个人学习信息,如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等级证、学习成绩等。
7、考生需准备符合要求的个人照片,网上报名时上传电子版照片,需提前准备,并确保照片符合要求,格式和大小需确认无误。避免上传失败,耽误报名时间。同时,需准备银行网银支付,确保有足够金额,也可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缴费。
二、公务员考试职位选择策略
1、首先,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可报考的职位。
2、无论职位多么吸引人,若自身条件不符合,则选择也是徒劳。因此,第一步是先从众多职位中筛选出自己可报考的职位。
3、建议考生先从“政治面貌”和“基层工作经历”入手筛选,这两个条件有助于缩小选择范围,锁定目标职位。
4、筛选完这两个条件后,再根据“学历”和“学位”进行筛选,进一步缩小可选职位范围。
5、最后,考生可从“专业”入手,筛选出适合自己的职位。
6、自身条件是客观存在的,考生需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可报考的职位。
7、其次,根据职位本身选择喜欢的职位。
8、经过筛选,考生可报考的职位数量会大幅减少。下一步,考生需关注职位本身是否符合预期,如招录部门、机构层级等。
9、在此阶段,考生最关心的是“机构层级”,一般都希望报考中央级别的职位。考生可以先在此环节筛选出想去的机构层级,再查看招考部门是否是自己想去的。
10、因此,在这一环节,考生要学会“退而求其次”,若想去的部门没有合适的中央层级职位,可以选择该部门的省、市、县等职位。
11、职位本身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考生的选择是主观的,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斟酌后选择合适的职位。
12、国考报名时间看似很长,实则紧迫,考生需时刻关注自己的审核情况,若审核不通过,还需重新报考。此外,许多考生在前期持观望态度,观察竞争比。建议考生关注中公教育网,了解每日报名情况分析,提高报名的科学性。
三、2022年河南公务员省考职位表分析
2022年河南公务员省考职位表暂未发布。大家可以参考前一年的职位表。去年考试河南各地均有招聘,招录人数最多的是省直,共招录707人,设置363个岗位,占全部招录人数的8.94%;其次为洛阳地区,招录人数仅比省直少4人,占全部招录人数的8.89%;招录人数最少的地区为济源,仅设置45个岗位,招录61人。
去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相比较前年下降了1950人,人数缩减将近20%。这无疑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在大神学霸众多的公考中,考生想要上岸,无疑更多了一分难度!去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文秘类专业和法律类专业招录人数仅占当年河南省考总人数的1.83%,反观计算机专业,占本次考试的9.56%,成为本次考试招录人数最多的专业!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河南公务员省考职位表的相关答案。
四、公务员考试岗位选择指南
公务员分为政府序列和党群序列。
政府序列包括政府组成部门,如政府办、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局、公安局等;党群序列包括党委部门,如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政法委;团市委、市总工会等;群团组织包括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委党校等;法检两院,即检察官法官等。
其中,两办和组纪宣等部门较为突出,因为这些部门接近核心权力,级别较高,若是在组织部门的干部处、纪委的案件审理室、市委办或政府办的秘书处,那是相当重要的好部门,熬几年总会出头的。若想走仕途,应考虑这些部门,但省考很少直接招录这类岗位,像组织部和纪委都喜欢通过遴选的方式招人。因此,若在省考职位表中看到这些岗位,且觉得自己实力相当,想走仕途的,可以重点考虑。
除了这些岗位,政府和党群还有许多岗位。总体来说,在党群序列的部门进步可能要快于政府序列,因为党群序列的单位较少,大部门都是常委部门,属于高配,相对的领导指数就多。政府序列的部门较多,进步空间不大,但有些政府部门还是非常值得报考的。以市局为例,如人社局、人设局等,这些部门涉及事务繁杂,但市级非领导以下职务由人社局公务员一处管理,内部解决非领导指数较快,且有机会去外地当考官,对社保就业等政策也会有涉及,方便亲戚朋友咨询相关事宜。
市级发改委听起来很牛,但除非是项目审批处、项目投资处等核心处室,否则真没什么意思,天天加班,而且加班大领导还看不见,都是为别人作嫁衣。教育局、民政局等单位由于其特殊性质,我认为是极好的单位,如教育局管全市中学,以后孩子择校上学(不引申了),性价比很高!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婚姻登记处、低保审核、退伍士兵安置就业等也非常好,这些都是平时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一些小便利,是闷声发大财的那种单位。
2、省级、市级、县区、乡镇街道哪个平台好。市级是性价比最高的平台,若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则报考市级岗位,因为平台高,级别解决的快(按年头晋升非领导职务较快),工作量不是很大(非两办组纪宣核心部门);其次是省级平台,优点是级别最高,混到退休副处级调研员也给你了,这在县区相当于副县级职务,已经非常不错了!
再次审视县区,其不足之处在于行政级别较低(非副省级城市),晋升空间需长期积累,且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涉及亲戚朋友,这使得工作开展不易。然而,县区的优势在于相较于乡镇,其人情味更为浓厚,优秀人才有机会被调至两办和组纪宣等核心部门,这对年轻人的快速成长大有裨益!
至于乡镇和街道,可谓是“千条线,一根针”,几乎所有的工作最终都由这样的最基层单位执行。工作强度大、规范程度低、行政级别最低,一些偏远乡镇的工作环境甚至较为恶劣。为了维护基层队伍建设,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签订最低服务年限合同,通常为五年。若想提前离开,并非易事,只能面临被辞退的结果。因此,报考乡镇职位的考生们需三思而后行!
在异地选择方面,异地可以分为发达省份和不发达地区的异地,或是省内其他城市。例如,如果你来自河南,家乡没有合适的岗位,可以考虑江苏和浙江等地,因为这些地区的公务员工资中除了全国统一的基本工资外,还有较高的地方津贴。比如江苏的南京、无锡、苏州,浙江的杭州、宁波,广东的广州、佛山、深圳等,这些地方的工资待遇确实很高。而如果你来自河南,不考虑家乡,选择安徽或江西等地可能并不划算,不如报考家乡相邻的城市,至少离家更近一些。
具体岗位的选择上,限制条件越多往往越有利。例如,如果你是研究生、法学专业、通过司法考试、英语六级考试、党员,并有两年工作经验,那么报考设有这些限制条件的岗位,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最后,公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分实力和七分运气。希望大家能科学合理地报考,在A和B职位之间做出最终决定时,可以参考去年和前年的招聘情况以及进面分数线,选择一个分数相对较低的职位。省考能公布报名人数的,也可以关注报名人数(国考有,省考较少如此)。如果报名人数超过50人,就需要权衡自己的实力。就像玩笑中所说的,高中一个班有50人,能否考第一。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