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逻辑推理题
逻辑判断题历来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重难点,尽管题量不算多,却常常耗费考生大量时间。实际上,只要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就能既节省时间,又提高解题准确率。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介绍一些解决逻辑判断题的常用方法,并通过实例深入解析,希望能为考生提供启发和帮助。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逻辑判断题主要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大类。必然性推理题目相对较少,更侧重于方法和理论;而可能性推理题目数量较多,难度较大,且近年来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查比重逐渐增加。必然性推理,亦称演绎推理,指的是从真实的前提可以必然推出真实结论的推理。前提为真时,结论必然为真。它包括直言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以及模态推理等。可能性推理,又称或然性推理,与必然性推理相对,指的是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蕴涵关系的推理。它主要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解决逻辑推理题的常用方法有文氏图法、图表法、排序法、代入法、计算法、假设法、排除法、矛盾法、反对法、抽象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寻找因果联系和寻找逻辑漏洞等。以下将重点介绍几种最重要、实用性最强的解题方法。代入法是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尤其在题目信息复杂或解题思路不明确时尤为有效。代入法在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的题目中均可应用。在必然性推理中,当题目涉及多个条件推出结论时,通常采用正向代入,即将选项代入题干,若与题干相矛盾,则该选项为假。例题1:甲、乙、丙三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甲说:“我22岁,比乙小2岁,比丙大1岁。”乙说:“我不是年龄最小的,丙和我差3岁,丙25岁。”丙说:“我比甲年岁小,甲23岁,乙比甲大3岁。”以上每人所说的3句话中,都有一句是故意说错的,请问3个人的年龄分别是多少?()解题分析:本题通过代入法进行解题较为简便。将A项代入,则甲只有一句错误,乙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将B项代入,则甲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将C项代入,则甲只有一句错误,而乙有两句错误,不符题意;将D项代入,则甲乙丙三人各有一句错误,符合题意。在可能性推理中,解前提型题目时,若出现多个选项能支持题干结论或四个选项似乎都不是前提的情况,考生可通过反向代入来解题。即将选项的否定代入题干,若无法推出题干结论,则该选项是题干论证的前提;反之,若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推出,则该选项不是题干论证的前提。例题2:新一年的音乐颁奖典礼打破了过去只有一首最佳金曲的评选方式,而按照摇滚、爵士等几种音乐风格分别评选最佳金曲。这样可以使音乐工作者的工作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也可以使听众和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优劣有更多的发言权。根据以上信息,这种评选方式的改变所隐含的假设是()。A.划分音乐风格,能促进音乐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每一首歌都可以按照该划分方式进行分类,没有遗漏C.听众和音乐爱好者都有各自喜欢的歌曲风格D.评选方式的改变为音乐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解题分析:题干的论点是按照摇滚、爵士等风格分别评选最佳金曲可以使音乐工作者得到更为公平的对待。四个选项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题干,为了寻找对题干论证不可缺少的假设,我们可以将选项的反命题代入其中,如果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则此选项即为必需的隐含假设。B项的反命题为“不是每首歌都能以该方式进行分类”,这样就造成有些歌曲无法出现在所划分的类别中,从而无法参与最佳金曲的评价,从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因此B项是得出题干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而将选项A、C、D反向代入都不影响题干结论的推出,故这三个选项都不是必需的。所以,正确答案是B。排除法在所有选择题中都很实用,在逻辑判断题中也不例外。不过,排除法在逻辑判断题中的应用方式与其他题型略有不同。在必然性推理中,若题目中出现多个条件,可首先排除掉与条件不符的选项;排除法也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如在进行直接推导或使用其他方法推导的过程中,边推导边排除掉错误的选项。有些题目在没有推导出正确选项之前就可以将所有错误选项排除,使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保证正确率。例题1: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解题分析:题目中要判断三人的职业,要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判断比较不易,这时采用排除法解题就比较简单。由题干中“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两个条件可知,汤姆和卡尔都不是推销员,所以只能乔治是推销员,据此,可以排除选项A、B、D,所以我们很容易得出答案是C。所以,正确答案是C。在可能性推理中,在寻找加强、削弱、解释、前提项时,可以首先排除掉与题干论证无关的选项;在寻找题干论证的结论时,除了排除掉无关项外,还可以排除掉与题干论证相矛盾的选项。此外,当一些选项说得过于绝对之时,往往也不是题干论证的结论,可以排除。例题2: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D.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解题分析:本题是结论型题目,直接使用排除法解题能减少解题时间。因为题目中没有提到生病与营养的关系,所以A项为无关选项,排除;题干中明确指出核酸不可能缺,所以B项是错误选项,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把题干讨论的内容扩大到所有保健品,显然不正确,排除。因此,可以从题干中推出的只有D项。所以,正确答案是D。当一个题目有多句话,且告诉我们有几真几假时,可以尝试寻找矛盾关系,使用矛盾法解题。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常见的矛盾关系有以下几种:直言命题:“所有S都是P”和“有些S不是P”;“所有S都不是P”和“有些S是P”;“某个S是P”和“某个S不是P”。复言命题:“p并且q”和“非p或者非q”;“或者p,或者q”和“非p并且非q”;“如果p,那么q”和“p并且非q”;“只有p,才q”和“非p并且q”。在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描绘了美丽才智并重的富家千金鲍西娅,引得众多贵族公子争相求婚。鲍西娅遵循父亲遗愿,通过求婚者猜测盒子来决定婚事。她准备了金、银、铅三个盒子,每个盒子都刻有不同的话语,只有一个盒子里藏有她的肖像。谁能凭借对这三句话的理解,最快猜出肖像所在的盒子,就能赢得她的芳心。金盒子上写着:“肖像不在此盒中。”银盒子上写着:“肖像在铅盒中。”铅盒子上也写着:“肖像不在此盒中。”鲍西娅告知求婚者,这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鲍西娅的肖像究竟藏在哪个盒子里呢?()
解题分析:题目提示我们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话,因此可以通过寻找矛盾关系来解题。首先,我们找出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盒子,那么除了这两个盒子外,第三个就是说了假话的盒子。在题干中,银盒子和铅盒子上的话是矛盾的,银盒子上说“肖像在铅盒中”,而铅盒子上说“肖像不在此盒中”。因此,这两个盒子的话必有一真一假。由此可以推断,金盒子上的话必定是假的,即“肖像在金盒子中”是不正确的。
当题目涉及多句话,且告知只有一真或一假,且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可以尝试寻找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运用反对法解题。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假,常见的反对关系有:“所有S都是P”和“所有S都不是P”;“所有S都是P”和“某个S不是P”;“所有S都不是P”和“某个S是P”。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常见的下反对关系有:“有些S是P”和“有些S不是P”;“某个S不是P”和“有些S是P”;“某个S是P”和“有些S不是P”。在公务员考试中,下反对关系较反对关系更为常见。
例题:某公司共有包括总经理在内的20名员工。以下关于这20名员工的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根据以上事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解题分析:在找不到矛盾关系时,如果能找到具有反对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也能有助于我们迅速解题。题目中特称肯定命题“有人在该公司入股”和特称否定命题“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构成一对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由于题干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所以“总经理没在该公司入股”是假命题,由此可推出“总经理在该公司入了股”,进而可推出“有人在该公司入股”是真的,则“有人没在该公司入股”这一命题是假的,因此可推出“20名员工都入了股”,即A项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A。
您也可以关注、登录中公教育官方网站咨询,上面也有详细介绍哦!祝您好运!望盼赞一个哦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咨询。
例题1:在一场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他们分别从事律师、推销员和医生的职业。乔治的年龄超过了医生,而汤姆和推销员的年龄并不一致,且推销员的年龄低于卡尔。根据这些信息,麦吉能推断出以下哪一项?()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解题分析:此题通过排除法可迅速解答。由于汤姆与推销员年龄不同,卡尔也不是推销员,因此推销员只能是乔治。据此,排除选项A、B和D,正确答案是C。
例题2:一些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实质帮助。从科学角度分析,人体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成立,因为人体需要的实际上是营养,而非核酸。广告中声称随着年龄增长,制造基因的能力减弱的说法缺乏依据。
以下哪项结论是可以从上述论述中推出的?()
A.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B.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
C.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
D.人体缺的是营养,而非核酸
解题分析:题目未提及疾病与营养的关系,故A项为无关选项,排除;B项过于绝对,题干只讨论了某些特定保健品,排除;C项与题干论述相符,是正确答案。
例题: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描述了富家少女鲍西娅品貌双全,多位贵族子弟和公子王孙向她求婚。鲍西娅按照父亲遗嘱,由求婚者猜盒订婚。金盒、银盒和铅盒上分别刻有三句话,只有一个盒子中有鲍西娅的肖像。求婚者中谁通过这三句话最先猜中肖像所在的盒子,谁就可以娶到鲍西娅。
鲍西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鲍西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
A.金盒子
B.银盒子
C.铅盒子
解题分析:题目指出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可以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银盒和铅盒上的话构成矛盾关系,因此必有一真一假。剩下的金盒子的话是假的,即“肖像不在金盒子中”。所以,正确答案是A。
A国有40%的家庭男主人坚信,若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妻子理应留在家中育儿,而非外出工作。而在B国,80%的男性则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妻子外出工作是对女性权利的尊重。调查结果显示,A国每两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拥有学龄前儿童;B国则是每三个家庭中就有两个家庭有学龄前儿童。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以下哪项结论必定成立?()
B. 题干中缺乏足够的条件,无法对A国和B国的丈夫们对自己有学龄前儿童的妻子出外工作的支持率进行确切的比较
C. A国的丈夫们对自己有学龄前儿童的妻子出外工作的支持率低于B国的丈夫们
D. B国的丈夫们对自己有学龄前儿童的妻子出外工作的支持率低于A国的丈夫们
不必然所有经济发展都会导致生态恶化,但不可能存在不阻碍经济发展的生态恶化。
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表达了题干的含义?()
A. 任何经济发展都不必然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B. 有的经济发展可能导致生态恶化,而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C. 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D. 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在评价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时,有人认为:“只要企业能获得利润,其管理者的素质就是好的。”
以下各项都是对该看法的质疑,除了()
A. 有时管理层会用牺牲企业长远利益的办法获得近期利润
B. 有管理者采取不正当竞争的办法,损害其他企业,获得本企业的利益
C. 某地的卷烟厂连年利润可观,但领导层中挖出了一个贪污集团
D. 某电视机厂的领导任人唯亲,工厂越办越糟,群众意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