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有哪些
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要求涵盖数量关系、言语理解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方面。能力测试主要考察与公务员职业紧密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下根据历年考试真题的分值分配进行说明: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共有40个题目,每题0.6分,总计24分;2、数量关系部分:共有20个题目,每题1分,总计20分;3、判断推理部分:共有3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题0.5分,定义判断每题0.8分,类比推理每题0.5分,逻辑判断每题0.8分,总计23.5分;4、常识部分:共有25个题目,每题0.5分,总计12.5分;5、资料分析部分:共有20个题目,每题1分,总计20分。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卷评分标准(仅供参考):二、公务员考试有几种
公务员考试类型包括国考、省市区考、选调生考试、遴选以及聘任制公务员共五种。1、国考: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的形式,对学历、专业要求较高。一般分为行测、申论两科目笔试,通过后接受面试合格者方有机会进入公务员体系。2、省市区考:被称为“省联考”的省市区考模式是为招录省、市考等地方各级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而组织进行的考试,笔试多以行测、申论为主,个别省市会根据招考岗位种类不同分A、B、C卷专业科目,具体以招考单位的通知为准。3、选调生考试: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把他们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重点培养。选调生同样也是公务员招录的一种方式,录用后直接为公务员编制。通常要求对方满足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党员、学生干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4、遴选:是公务员队伍中一种跨政府层级、工作部门、以及地区的竞争性选拔方式。公开遴选是公务员转任方式以及晋升渠道。但针对还没有进入体制的大门的备考人而言不用关注此类考试。5、聘任制公务员:机关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用合同聘用的方式与之建立工作关系。三、公务员考试分为哪几种考试
1、公务员考试分为5个种类:国考、省考或市考或区考、选调生考试、遴选以及聘任制公务员。2、从大类上来说,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种形式。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从属关系,可以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具体来说,公务员考试分为5个种类:国考、省考或市考或区考、选调生考试、遴选以及聘任制公务员。国考指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3、它的招录机关一般是中央国家机关,采用全国统一考试的形式,对于往届生来说招考条件相对限制多,岗位少,但是对应届生来说比较友好,是首选的公务员考试。相对于省考来说,国考对户籍限制比较小。所以如果你想考异地公务员,想进入中央国家机关系统,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可以优先考虑参加国考。4、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把他们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选调生是公务员的一种,录用后直接为公务员编制。选调生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被录用,根据中组部有关政策规定。5、主要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优秀应届毕业生,党员、学生干部、应届毕业生,条件缺一不可。各省市选调生招考时间不相同,定向选调主要集中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份;普通选调集中在每年2月或3月,部分省份和省考同步进行笔试。如果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并且符合选调报考条件建议不要错过,因为竞争相对较小,可以优先考虑参加选调生考试。四、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都有什么
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2、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能力需依赖个人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对特定问题进行精准的分析与判断,进而提出切实可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文字表达能力——此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指定语言,对各类事件和观点进行精确、合理的描述、陈述或阐释。
此外,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务部、文化部、全国友协、中国贸促会等机构,且应聘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德语、朝鲜语(韩语)、葡萄牙语等8个非通用语种职位的人员,还需参加外语水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