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大同市的考生将有五个考点可供选择。这五个考点包括大同七中、大同十中、大同十一中、大同十二中以及大同大学。选对考点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不仅关乎考试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影响到考生的心理状态和备考效率。因此,考生在备考的同时,也应关注和了解各个考点的详细信息,比如交通便利程度、周边住宿条件等,以便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同七中位于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周边生活设施完善,成为众多考生的首选。大同十中以优秀的教学环境和严谨的学术氛围闻名,适合追求高质量教育资源的考生。大同十一中凭借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受到考生青睐。大同十二中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吸引了不少考生。大同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提供丰富的学科选择,是追求全面发展的考生的理想选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考生在选择考点时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考生在报名时,通过官方网站或相关教育部门获取最新的考点信息,以便在考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了解考点的具体位置、交通路线、考场布局、考试安排等详细信息,有助于考生在考试当天保持冷静,发挥出最佳水平。
2025年山西考研初试考点包括山西农业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考研者需遵循教育部规定,选择报考点,考试地点即为报考点或报考点所在城市。以下整理了更多信息,包含更多考点详情。
(1401)山西大学(坞城校区)
(1402)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
(1403)山西医科大学
(1404)山西农业大学
(1405)中北大学
(1406)山西师范大学
(1407)太原科技大学
(1408)山西财经大学
(1409)山西大同大学
(1410)太原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1411)运城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1412)长治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1413)晋中市招生考试中心
(1415)吕梁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1416)阳泉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1417)山西中医药大学
(1418)太原工业学院
(1419)太原师范学院
(1420)忻州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1421)朔州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
(1422)晋城市招生考试中心
(1423)大同市招生考试中心
(1424)临汾市招生考试中心
(1425)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
(1426)山西大学(东山校区)
(1430)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选择2025年山西考研考点的技巧主要在于理解考点与考场的区别,确保考试地点的正确选择。应届生一般选择所在学校考点,往届生则根据户籍或工作地情况选择相应考点。注意,每个地区要求有所不同,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是关键。
山西往届考研者需考虑两类情况:第一,回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确保网报确认顺利,参加初试;第二,选择工作所在地考试,现场确认时需提供工作证明或社保证明等材料。务必关注报考点的具体要求,确保准备充分。
大同市考研考点分布:
北岳中学大同市平城区御河西路(岳翠园-南区西侧约100米)
大同七中大同市平城区操场城西街与新开北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50米
大同十中大同市城区魏都大道与新建巷交叉口
大同十一中府南街178号
大同十二中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十二中(御河西路西120米)
大同大学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兴云街
大同一中南校区大同市平城区友谊南街579号
大同一中北校区大同市平城区柳航里69号
大同五中大同市平城区同泉路1666号
大同三中大同市平城区魏都大道繁华商业区
遵守防疫要求
⒈考生进入考点时须出示当日更新的“健康码”绿码、行程卡、考前14天内《山西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健康状况监测表》(在山西招生考试网下载,从12月11日开始,考生如实记录个人每日健康体温状况并签名承诺,于12月25日第一场考试时交监考员)。
⒉考前14天内,外省返同考生考试时需持大同市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⒊考前14天内,考生健康码异常或出现发热(体温≧37.3℃)、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及其他身体异常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未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考生,考试时须携带大同市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⒋考前14天内,有国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的考生,考试时须提供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或社区出具的解除管控措施告知书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⒌12月11日至12月24日,建议考生不要离晋,在外省的考生提前14天返回省内,并自觉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和防护。在此期间不扎堆、少聚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⒍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密切关注“山西招生考试网”(
⒎凡隐瞒病情或者不如实报告发热史、旅行史(旅居史)和接触史等信息,以及拒不配合考场疫情防控工作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并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2023年大同考研考点如下:
北岳中学大同市平城区御河西路(岳翠园-南区西侧约100米)
大同七中大同市平城区操场城西街与新开北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50米
大同十中大同市城区魏都大道与新建巷交叉口
大同十一中府南街178号
大同十二中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十二中(御河西路西120米)
大同大学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兴云街
大同一中南校区大同市平城区友谊南街579号
大同一中北校区位于大同市平城区柳航里69号。大同五中地址设在平城区的同泉路1666号。大同位于华北地区,晋北大同盆地的中心,地处晋冀蒙三省区的交汇点,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被誉为全晋的屏障、北方的门户,掌控着晋、冀、蒙的交通要冲,北面以长城与内蒙古乌兰察布相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北方锁钥”的美誉。大同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为代国南都、北魏首都,辽、金、元初的陪都,境内拥有众多古迹,诸如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是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以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