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心得分享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选择该院校该专业考研的原因以及考虑到的因素:
选择华东理工大学的原因:这所高校在全国的排名位列前三,我一直将之视为心中的理想学府。自高中时期便渴望踏入华东理工大学,如今研究生阶段也希望能实现这一梦想。华东理工大学“自由而无用”的校训和“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官方校训深深吸引着我,我向往那里自由的生活氛围,以及对学风的高度认同。此外,拥有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学历,未来就业将更加便利,这将是一个显著的学历提升。
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因:我选择了跨专业考研。近年来考研竞争愈发激烈,2022年考研人数高达457万,加之疫情冲击下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面对未来的考研形势,选择合适的专业尤为重要。人们常说“考研选择大于努力”并非无理。我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是因为相较于金融经济等热门专业以及法学等热门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招收人数较多,上岸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尽管网上有很多人劝退考研社会工作,但我认为这个专业相比其他专业更容易上岸,追求稳妥的话可以选择这个专业。每年都有很多双非+跨考的人成功上岸华东理工大学社工,我为何不能呢?
(2)该院校该专业考研报录情况、考研难度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考研报录比未公布,但从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报考人数并不算多,该专业每年大约录取25人左右,而网上看到报考该专业以及咨询的人数其实很少,个人观点:报录比不算高。
总体来说,根据公布的数据,除了2018年的报录比在11:1左右,该专业近两年的报录比在3:1—5:1之间,近两年报名人数大幅减少,统招录取人数有所增长,导致报录比有所下降,仅从这一方面来看,考研的竞争难度大幅降低。
二、初试经验
1.公共课
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难度较大,我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为467分,六级未过。英语基础一般,但我提前开始复习,不断背诵单词,在四月份之前解决了语法问题,然后开始做早些年的真题,掌握真题风格。
关于英语复习,我想说的是单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没有词汇,一切无从谈起。考研英语对词汇的深度考察很深,对语法的要求不高。高考英语能达到130分,那个水平的语法完全可以应对考研英语。接下来谈谈我当时的英语复习方法:每天花费一个半小时背单词,早上一个小时,晚上半个小时复习。单词一次性记不住,我使用了陈正康的考研单词书,背了三遍,然后在真题中去反复记忆单词,直到考研当天。关于单词,我建议掌握10个左右的词根词缀,这对分析长难句非常有帮助,能够快速定位谓语动词。后缀改变的是词性,前缀改变的是词义。
如果背单词感觉吃力,建议观看陈正康老师的母词记忆法,了解一个单词的前世今生。关于单词记忆的深度,比如address这个单词初中词汇当名词地址,当动词写地址的意思,但在考研中考察的是解决、演讲的意思,尤其是当解决时,完全是大师级别的写法,所以单词的意思要记得深刻。
关于语法,田静老师讲解得不错,跟着她走问题不大。接下来是阅读理解,跟唐迟老师绝对没问题,他会告诉你阅读的套路,一些标志性的词和标点符号需要慎重,往往会提供答案线索。
简而言之,跟着唐老师做阅读,非常轻松。
到了9月份,开始准备作文模板,力推刘晓艳老师,手把手教你制作,很多替换,不用担心重复。英语只要解决单词,基本语法搞定,掌握真题套路,考到70分是正常现象。
考研政治:
政治学习从十月份开始。每天清晨和傍晚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背诵知识点,反复加深记忆。
我的考研政治参考书主要有以下几本: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里面知识总结细致,逻辑清晰。
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主要是针对精讲精练中的知识点进行练习,包含了历年真题和一些很细的知识点,是比较全面的考研政治学习参考书。如果觉得不够全面,可以看一些徐涛老师的参考书作为辅助,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最后的十二月冲刺阶段,预售的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会相继推出,需要认真做这十二套卷,分析错题并回顾相关知识点,查缺补漏。
根据往年的分析来看,考研政治中有很多知识点的考察在十二套卷中都有出现,因此非常有必要好好把握这两本参考书。对于政治的学习,在精不在早。
专业课备考经验: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共考两门专业课: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
参考书目共有10本: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
扎斯特罗《社会工作实务》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
其中,顾东辉的《社会工作概论》是重中之重,只要把这本书背熟透了,考试一定没有问题,因为大多数考试内容都是从这本书中出出来的。
2022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理论专业课相对简单,实务比较灵活。后面的考研也有这种趋势,实务越来越灵活。因此强烈建议要多做实务题,多多练题。
我建议备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重点:第一,先老老实实把顾东辉老师的书看一遍,然后从顾书开始背诵,各种侧边的标注知识点都要背诵。在背诵过程中可以边背边圈画重点,也可以边背边写辅助记忆。顾书的背诵可能会比较晦涩,在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最少要滚动三至四遍,但重点不在遍数而在背诵的熟练程度。
除了顾书,其他的专业课书考察的主要是名词解释,因此要在这些书中划出一些重点的名词,这些书也可以从学长学姐那里买整理好的资料,用他们整理的资料进行背诵,事半功倍,节约时间。
第二,主要就是练习真题,进行备考模拟。复旦的真题非常重要,有一些考题考点会重复出现。同时注意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场环境和答题过程,避免真正考试时时间安排不妥当。这阶段还要加强对实务真题的训练,总结答题技巧。
第三,需要对前两阶段总结的易难点进行回顾,同时使用《二十天决战MSW》,了解最新时事热点,社工热点;也要关注社工讲座及复旦老师论文,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
一些小建议:
首先,及时调整心态。适当放松真的很重要,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比如我是那种不紧不慢的性格,有的时候就要给自己适当的增加压力。我室友是那种对自己要求很高,时刻紧绷的人,他就经常崩溃,然后通过放假和放松调整自己的情绪。
其次,合理安排并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至关重要。这不仅包括短期规划,还包括长期规划。尤其在8、9月份,人们容易感到放松和无所事事。因此,结合自身能力制定任务规划,并在每个阶段设定小目标。起初,我只制定了大的规划,大约60天后,我开始每天都有详细的计划。关于制定计划,以我为例,我是个容易满足的人,因此我会把时间安排得紧张,每天的任务略高于我的能力,未完成的任务会激励我第二天更加努力。而且,我从完成小任务中很容易获得满足感。但我不建议有强迫症的同学们这样做。更推荐的是,为了保持每天饱满的状态,可以设定适量的任务量或稍少一些的任务量,这样有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也能提高每天的状态,让自信一天天增长。因此,每个人的学习状态都是不同的,要把握好自己学习的节奏,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再次,关于时间管理。我是个必须充足睡眠的人,所以通常我会睡到自然醒,大约9点左右到达考研教室,晚上10点回到宿舍。保持最佳状态,提高学习效率。虽然很多鸡汤文说效率很重要,时长不是关键,但事实上,效率和时长都很重要。每天至少要有7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因为没有量的积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
最后,需要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每天无论是学习还是背诵,都是独自一人,真的需要一个可以沟通、发泄的对象。随便聊聊其他话题,当你重新回到学习状态时,思路会更加清晰,这就像是一次清理和重新储存的过程。这个人可以是室友、朋友或父母,不一定是研友。而且,我也不太推荐找研友,尤其是异性研友,不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专注于一件事情已经很辛苦了!
复试经验
(一)复试内容
山大复试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两部分,重点考察专业课。大部分问题是从关信平《社会政策》的课后题中抽取的,通常只考察一道题目。复试时会进行抓阄,同一题目不会重复抽取。尽管如此,山大老师们并不会过于严格。如果第一轮答题老师不太满意,老师会针对你的答题情况进行提问,你还有机会进行补充。但请注意,即使初试成绩高,复试也不能放松。英语提问相对简单,主要是关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为什么跨专业”等问题,尤其是跨考生需要注意。英语部分占比重较低,据室友说,即使英语没听懂老师的问题,最后也通过了。所以,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如果老师对你的简历感兴趣,也可能会提问,所以最好预估一下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复试难度
总体来看,复试考察内容较为简单,难度较小。内容主要在规定书目《社会政策》中,英语考察难度也较小。
(三)院系特点
由于疫情原因,复试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提前会进行抽号和设备检查。院系老师们都比较友好,一般不会太难为你。只要准备充分,就没有问题!
写在最后:
在备考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常言“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句话非常适合考研。许多人容易被考研人数、报录比、考研形势所吓倒,从而丧失信心。我在考研前也有很多悲观的想法,觉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但后来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每天设定任务,踏踏实实地完成,踏踏实实地备考,不要搞花架子,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一定能为自己辛苦的一年交上满意的答卷!加油!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类考研,其分数线每年大约在320分左右。
该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只招收一个研究生方向,即085201机械工程,该专业有4个方向:01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应用、02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应用、03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04机械设备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08机械设计或807材料力学
复试科目:机械综合
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第四版)(I以及II中的十三章"能量法")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设计》安琦科学出版社 2008;
《工程材料》第三版朱张校清华大学出版社。
扩展资料: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动力工程及过程机械系和材料与装备工程系。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先进材料保护技术)、安全工程(安全检测技术)等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机械工程系下设工程图学与CAD技术、机械设计与摩擦学、机械设计及表面科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虚拟样机与系统仿真、传感测控、车辆工程等七个组室,动力工程及过程机械系下设流体机械及工程、过程设备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系统、过程强化与安全工程、力学与计算技术、能源转换技术、安全保障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承压设备设计等九个组室;材料与装备工程系下设材料成型技术、过程设备材料及加工、金属材料及保护、失效分析与预防技术、光微制造技术、工程材料及制造基础等六个组室。
学院还有承压系统安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化工机械研究所、防腐蚀技术开发中心、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设备失效分析与预防研究中心、上海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全保障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学院设有化工过程机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固体力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工过程机械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于华东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资料和网课等,以下是我的推荐:
首先,按照考试大纲指示的教材进行复习,再多多练习历年真题,这样考试把握会很大。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华东理工大学教育学考研,全日制学硕的招生目录和方向包括:高等教育管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大学教育教学、院校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技术研究等。每年年底全国统考,除了考政治、英语外,专业方面主要考查教育学基础综合。
第二,教育学考研的全国大纲考查的主要包括,要求掌握相应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理论去解决相应的教育实践方面的问题,要求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相关概念理论去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考查的内容包括,中国教育史、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外国教育史等几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
第三,关于备考的参考书,建议紧扣考试内容,选择复习资料。以下书目要重点复习:《教育学》(第七版)由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3版),介绍了当代教育学比较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很多命题焦点对此书较为重视,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与考试相关,只需重点关注与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还有以下书目: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炳照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2007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史》这本书比较权威、内容详实、体系完善)。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重点复习《中国教育史》这一本。
第四,考教育学专业研究生,除了要多读大纲的教材之外,还要把历年的真题加以重点研究,至少选择近十年的真题,反复研练,达到熟练的程度。真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总的来说,备考华东理工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只要深入研读上述推荐的书籍,并结合自身实际多加练习,提高记忆能力,通过初试的成功几率相对较高。
关于华东理工大学考研的难度,华东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211工程高校。该校的化工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实力显著,位列前茅,考研难度自然不容小觑。
一、考研难度剖析
1、华东理工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211院校,其前身华东化工学院在化工专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这两个二级学科更是国家重点学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2、华东理工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考研难度较大,录取分数线较高,建议具备实力的考生报考。
3、信息与通信工程及电子与通信工程两个专业,考研难度相对较低,推荐报考。
4、计算机两个专业难度适中,处于211院校的正常水平。
5、生物化工专业是华东理工的重点学科,微生物学招生人数较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招生人数较多,录取分数线不算高,推荐报考。
6、华东理工的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分数较高,难度较大,材料工程考研难度相对较小,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较多。
7、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学硕难度远大于专硕,试题难度也较高,因此专硕性价比更高。
二、学校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简称华理,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列入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校设有17个学院,学科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2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7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
若对考研政策存在疑问、同等学力在职申硕遇到困惑或难以选择院校专业,请点击底部官网,将有专业老师为您解答疑惑。目前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