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测公基申论的含义详解
1、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公基即公共基础知识的简称,而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特定科目。行测和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公基则是事业单位考试的内容。
2、作为公务员考试科目之一,行测主要涵盖五大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以及常识判断。这些模块组合成一份试卷,旨在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3、行测题型全部为选择题,通常题量为120题左右,不同省市的题量和难度各有差异,国考题量最多,考试时间一般为150分钟。
4、公基考试内容广泛,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府与政治、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公文写作、经济科技、历史知识等。
5、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案例分析、公文改错和论述题,满分为100分。
6、申论考试主要测试写作能力,考生需通过写作表达个人观点和建议。
7、申论考试通常提供一段无逻辑性的材料,需要考生自行阅读、分析、归纳,以便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
二、公基+行测+申论适用的岗位类型
1、管理岗位考试内容为公基+行测+申论,其中公基占10%,申论占50%,行测占40%。专业技术岗位则考公基+行测+专业知识,不考申论。
2、专业技术岗位需符合专业规律,适应社会公益发展和专业水平提升。工勤技能岗位需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满足单位业务需求。
3、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中级、初级;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三、公基+申论事业单位考试的流程
1、事业单位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笔试通常包括《职业能力测验》和《公共基础知识》,与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类似,但题量和难度可能有所不同;公共基础知识涵盖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历史等方面;此外,还可能包括专业课目。
2、考试科目根据招聘岗位的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考行测、申论,或行测、公基,部分岗位可能考察公文写作,部分岗位增加专业测试。具体考试科目以招聘公告为准。
四、公共基础知识和申论的区别
1、申论A类:针对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工作以及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位,使用A类试卷;
2、申论B类:针对财务管理、审计、经济管理等职位,使用B类试卷;
3、申论C类:针对其他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位,乡镇机关的招考职位,使用C类试卷。
申论阅读理解材料的作答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一、保证时间原则:申论阅读时间为40分钟,考虑材料的专业性、丰富性和无序性。
二、把握整体原则: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把握材料的主题和层次,形成整体印象。
三、强调重点原则:重点关注材料中的重点内容,包括整体和段落层面的重点。
四、过滤原则:对材料进行筛选,去除与主题关联性不大的内容。
五、强调普遍原则:根据材料的整体倾向和基调,确保答案符合一般人的理解和大众化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