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访问百度搜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方网站。
3、在官网中找到并点击“硕士统考”选项。
4、点击登录,若未注册,请先注册账户后再登录。请注意,实名注册时需牢记用户名和密码。注册用户名将与报名号对应,是查询报名号的唯一途径,并在后续的信息查询、准考证下载和调剂系统中持续使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网上报名信息,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无需重复注册。
5、在报名开放时间内,点击网上报名入口进行报名。(通常网上报名从每年的9月份开始)
扩展资料:
考研高校选择:
A、选择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三本)最容易成功。
B、选择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三跨)最难成功。
C、选择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一本二跨)最为理想。
D、选择本地、本专业、跨学校(二本一跨)最能成功。
E、选择本地、本学校、跨专业(二本一跨)最好成功。
考研科目共四门: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其中,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于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由各高校自主命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研究生信息网-2019研招报考流程
第四军医大学法医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空军军医大学”、“四医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
1941年,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创建;1948年11月,进驻西安,先后更名为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学院;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原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54年,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组建为第四军医大学。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2017年,因中国军队改革,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并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并对外保留第四军医大学校名。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行列。
第四军医大学
专业介绍:
法医学专业培养具有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法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政法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和保险公司从事法医案件鉴定的高级科技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学和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医学和法医学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法医检验和鉴定的基本能力。
择校原因:在军改后的43所军事院校里,它和国防科大、海军军医大学是具有211、双一流头衔的三所军事院校。直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管辖,考上就有编制,毕业就意味着就业,就业率可以说就是百分百就业。本人一战上岸,成功录取空军军医大学法医学专业。
考研经验分享:英语考研经验分享:
一.单词
1.有必要背单词吗?什么时候开始背单词?
我的建议是要背单词的,这个任务可以从复习的第一天就开始,一直到复习的最后一天。前紧后松,不断重复。
2.选择什么单词书好?
单词书:《1575必考词》
特点:这本书很火,身边很多研友记单词用的都是这本书,不同颜色字体印刷以突出重点,也方便做笔记,重点是开本较小,女孩子们带的挎包都能装下,逛街累了抽出来背十分钟也不是不可以。
3.记不住单词怎么办?
一开始都觉得效果很差,这是很正常的。当你反复记忆,尤其在做阅读反复看到的时候,就会慢慢记住了,相信我,单词就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4.其他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我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只会看到英文说中文,而看到中文时却想不起对应的单词,直接导致后期作文费了牛劲,考试写的一塌糊涂。所以,尽量中文和英文都记住吧!
阅读篇
1、书籍选择
主流的两本也就是黄皮书和考研真相我都买过,老实说即使对我这种基础很差的人来说黄皮书也是全面胜出,首先考研真相引以为傲的大篇幅讲解语法和句子成分显得十分多余,考研阅读根本不需要对语法有如此细腻的掌握,而对于段落句子间逻辑关系的梳理更是被黄皮书全面碾压,很多题目你看考研真相解析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看似写了一长段话非常详细,但其实都是废话,黄皮书的很多解析都有着和唐迟讲阅读完全不同的分析思路,一些连唐迟都讲不明白,让人感觉似懂非懂的题目看黄皮书反而能弄懂,经常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强推黄皮书。
后期二刷三刷真题的时候也不用再买黄皮书,可以买这种试卷版的真题,因为黄皮书贵在解析,解析有一套就够了,这种只包含题目的真题平均一年还不到一块钱。
2、怎么做阅读?
①首先不推荐全文翻译。
我当然知道做一篇全文翻译会让人很有成就感,花了两小时写了满满一篇让你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仔细想一想,一篇阅读的每句话都值得翻译吗?大部分句子你其实都读得懂,也许理解的没那么精确,但其实并不影响你做题,真正影响你做题的是那几句长难句,也只有弄懂长难句你才会有收获有进步,但弄懂长难句根本不需要全文翻译,唐迟的视频里也会把长难句挑出来讲,你只需要标记下来经常复习就行了。
②记笔记技巧。
做题过程中适当记一些笔记有助于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我个人习惯是每一段后标注出段落的感情色彩,只需要标注向上or向下的箭头。一是有利于读到后面也能快速回忆起前面在讲什么,不用回忆的很详细,只要知道这一段还是在夸XX就够了。二是很多文章前后对一个东西的感情色彩是会发生变化的,前面骂后面夸,前面夸后面骂的都有,每段标注感情色彩让你能清晰看到哪一段开始作者的感情色彩开始发生变化,进而方便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而这一段往往就是出题点的所在位置。
我也会标注副词(修饰形容词)的感情色彩,比如15年text2中文章评价一个建议是recklessly。
在阅读策略上,我保持着一贯的谦逊与谨慎。所谓的“鲁莽”建议,实则被前面副词的否定所削弱,真正体现情感的是前文的语境。我习惯于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否定词和关联词,这样的习惯即使在考试场上也对我大有裨益,对我提高阅读成绩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时间管理上,我初次阅读一篇阅读理解文章,大约需要1小时的时间,其中15-20分钟用于做题,20分钟观看唐迟老师的视频(1.5倍速),剩余的20-25分钟用于订正错题以及整理单词和长难句。
进行第二次阅读时,总时间缩短至30-40分钟,其中10-15分钟做题,10-15分钟观看唐迟老师的视频(2倍速),10分钟订正错题。到了第三次和第四次阅读,速度会更快,最快可能在20分钟内完成,因为从第三次开始,一些题目如词义题已经能够记住意思,五个题目中通常只有三到四个是值得深入分析的,而且观看唐迟老师的视频也只需要关注做错的题目。
在计划安排上,我从7月份的暑假开始,每天坚持阅读2篇文章,进度基本稳定。在9月之前,我专注于阅读理解,不涉及其他题型,这一阶段没有必要刷套卷。
英语考研对我来说,除了专业课外,是最具挑战性的科目。它不仅考验词汇量、语法,还包括听力等多个方面。但只要付出努力,通过考试是肯定的。
至于数学,我推荐的复习用书包括:
- 《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1970年8月22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共四章,全面讲解知识点,适合基础较好的同学,人手一本,便于讨论。
- 《线性代数辅导讲义》:由编者多年辅导班笔记整理,共六章及附录,每章包含知识结构图、基本内容、典型例题分析和练习题。
- 《无师自通考研数学复习大全》:主编汤家凤,连续20年从事考研数学教学和命题研究,全国知名名师,连续多年担任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阅卷组成员,每年指导大量高分甚至满分的学生。
数学是大多数考研专业的必考科目,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能显著提高效率。3月至6月,目标是夯实基础;7月至9月,学习解题思路;10月至11月,强化练习,锻炼解题能力;12月,模考点睛,提高应试能力。
政治方面,分为马哲、毛概、史纲、思修和当代五个部分。马哲的重点在2、3、4章,大题也主要出自这几章,需要重点复习。毛概分值最高,难度不大,主要是记忆性内容。史纲和思修是纯记忆性内容,每天看看即可。时政选择题4分,有时间关注一下,没时间做模拟题也行。政治70分并不难,即使是理科生,通过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绩。
政治用书推荐:
1. 《肖秀荣考研政治》: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2. 《风中劲草冲刺背诵核心考点》:与肖秀荣搭配使用,效果显著。
专业课方面,推荐用书《人体解剖学》,详细介绍了人体组成,对考研实操课有很大帮助。复习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现在至6月30日)是基础概念的学习;第二阶段(7月1日至9月30日)是概念间关系的针对性复习。
这些经验和方法,希望能对大家的考研之路有所帮助。
第三阶段真题密集训练与笔记滚动复习(10月1日-考前)
进入第二阶段学习后,对考纲的掌握已经全面,第三阶段的学习重点转向题目的深入练习。
主要参考资料:红果研习题集、历年真题以及错题(课后练习题)
· 真题练习需结合之前整理的笔记(或直接在红果研资料上记录笔记)进行滚动复习。
· 大量刷题,尤其是真题,要反复练习!因为真题的重复率相当高!务必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料。
· 经常回顾自己的笔记,但应以题目练习为核心。
心态调整:
考研最后十天的心态调整策略:
1、考研的最后十天,心态波动是正常现象,不应过度焦虑,要坚信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复习,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2、可以尝试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瑜伽等,以克服焦虑情绪。
最后,我相信在考研的道路上,你收获的不仅仅是那张录取通知书。
2021年考研的考生中,已有部分同学开始准备医学专业的考试。医学同样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门学科,初期复习阶段必须做好规划,以便后期能够应对自如。以下是由猎考考研小编整理的《2020医学考研院校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概况》一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医学考研备考相对较难,医学的专业性较强。猎考考研小编分享的《2020医学考研院校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概况》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卫生学院起源于1956年成立的卫生学教研室,1976年成立公共卫生系,1986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学院现设有预防医学系、营养学系、妇幼卫生学系、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卫生管理学系、卫生检验与检疫中心、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始终将培养高水平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一体、以教带学、学以致用”的指导方针,形成了“教学育人为主体、科学研究为先导、服务社会为己任”的治院理念。经过40年的努力,公共卫生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第三轮学科水平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五。
目前,学院在校学生约1450名,每年招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学生140名,研究生每年招生约200名,专业涵盖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检验与检疫、公共卫生硕士(MPH,含在职和全日制)等。其中,MPH专业为学院特色,是全国首批开办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学院拥有53个省、市、区级教学科研基地和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满足学生现场教学和社会实践需求。近年来,学院拓展了国际化办学模式,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多种交流项目与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检测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局、职业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临床医院、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等,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公共卫生学院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卫生毒理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预防医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医学统计学”为国家精品课程,拥有国家教学讲师。学院拥有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卫生信息学实验室、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卫生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市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6个研究中心和基地:广东省预防医学研究所、流动人口卫生政策研究中心、全球健康研究所、儿童孤独症康复教育研究基地、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科技平台、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华南基地、One Health研究中心、心理卫生与行为医学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医疗卫生相关单位共同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其中与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成立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山研究院”,为人群队列研究、慢病防治、卫生政策、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学院依托良好的科研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已形成6个优势学科发展方向,包括:“营养膳食与健康及慢病预防”、“环境和职业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身心健康”、“重大传染病防控与应急预警”、“卫生信息与卫生政策研究”和“全球健康学”。这些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承担国家和省市资助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能力不断提高,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和广东省的公共卫生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以上为猎考小编整理的《2020医学考研院校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概况》的相关内容,预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猎考考研医学频道!
推荐阅读:
- 2021考研择校:医学类院校前四十
- 2021考研:西医五大科目备考解析
- 2020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西医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猎考考研版)
如有考研相关疑问、不知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可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