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员考试试题有哪些类型题
公务员考试的试题类型包括: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以及申论主观题的简答题和写作题。
这些题目覆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及其应用。
考生需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结合基本数学知识,准确快速地计算或推导出结果。
判断推理部分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题型。
1、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均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在考试时需携带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考生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无效。
参考资料:2018年度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_国家公务员局
二、公务员考试的在线做题网站都有哪些
1、》》请点击进入公务员考试在线模考:提供专项练习、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每日一练、模考大赛、考后估分。
2、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
3、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报考者都参加这两科的考试。部分岗位需参考外语水平考试或专业考试。
4、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和国家考试模式接近,大部分省考试大纲也是参照国家的。
5、建议考生对考试必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了解考试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和特点。
6、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咨询。
三、公务员考试分几个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共40题,每题0.6分,总计24分;
2、数量关系部分,共20题,每题1分,总计20分;
3、判断推理部分,共35题,图形推理每题0.5分,定义判断每题0.8分,类比推理每题0.5分,逻辑判断每题0.8分,总计23.5分;
4、常识部分,共25题,每题0.5分,总计12.5分;
5、资料分析部分,共20题,每题1分,总计2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以前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自行通知。从2006年开始,A、B类都要考一样的科目,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只不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别命题。[5]
国家公务员考试按中央机关招录职位区分为三类,在考试内容和招录政策上有所区别: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确定,专业科目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需要设置。
面试比例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一般有3:1、4:1、5:1三种,只有通过笔试后,按录用人数与面试比例确认笔试成绩排名前几位的才有面试资格,进入面试关。
行测江苏省的分为A/B/C三类,A类是考公共基础、行测、申论,B类和C类是考公共基础和行测,行测和申论的话和国考内容差不多,公共基础的话主要考公文,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律,时政等内容
四、国家公务员笔试内容包括哪些
1、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内容主要有: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笔试的内容包括行测(即: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报考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均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分为(一)、(二)两卷,分别用于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的报考者,并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有所不同。专业科目笔试主要针对专业性岗位设置的专业考试,笔试内容为相应的专业知识。
2、《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主要题型为单选题。熟悉题型和考试重点的方式是在行测题库进行试题的训练测试。
3、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片段阅读、篇章阅读、逻辑填空以及语句表达等。
4、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近两年由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中减弱对数字推理这一题型的考查,因此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也跟随了这一趋势。所以复习训练重点应该在数学运算这一部分。
5、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6、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7、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8、(2)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9、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10、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11、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12、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13、在文字表达方面,考生需熟练运用指定语种,通过说明、陈述、议论等手法,精确规范、简明扼要地传达思想与观点。
14、市(地)级以下综合管理类及行政执法类职位的申论考试,主要针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贯彻执行、问题解决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15、阅读理解能力需确保考生能把握给定资料的核心内容,理解各部分间的关联,并对涉及的观点和事实作出恰当的解读。
16、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领会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17、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考生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准确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8、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考生熟练运用指定语种,对事件和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19、《申论》考试通过考生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和加工,测试其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
20、申论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但在内容上更具现实针对性,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策论多要求考生就重大问题进行论述,即论证国家政策或对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申论则要求考生从大量反映日常问题的材料中找出问题并解决,全面考察考生搜集和处理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充分体现信息时代特征,也符合国家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求。
21、申论考查的七个核心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判断、提出和解决问题、语言表达、文体写作、时事政治运用和行政管理。
22、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公共科目外,公安机关、证监会、银监会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会有专业考试,考试内容根据招聘岗位设置,具体以发布的近期考试大纲为准。